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融爱于教 教学相长

【作者】 孙国玲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大教育家对学生的爱,对孩子们的喜欢。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真挚的爱学生,学生也定会回馈你真诚的爱。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则教育小故事。
  一、案例背景
  李晓军,14岁,初二某班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
  二、案例回放
  初一刚开学没多长时间,我就注意到这个孩子。因为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眼睛亮亮的。唯独这个孩子上课注意力涣散,眼神黯淡无光,好走神。提问他,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答非所问。是晚上休息的很晚吗?课上做数学题及作业均书写潦草。课上还好,老师要求的步骤能写得完整,晚上的作业就无法保证了。是因为对数学没有兴趣吗?
  于是,我三番四次的找他。刚开始,找一次能顶几天。再后来。找一次顶一天。生气的时候,我干脆罚他把漏写的步骤抄五遍。鼓励的话也说了,吓唬的时候也有,但效果均不佳。
  我把这个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这才知道孩子是单亲家庭。在他小学时,父母因性格不合,离了婚。他跟着爸爸,很快爸爸再娶,又有了一个小弟弟。面对母亲的离开,父亲的疏忽,继母对弟弟的宠爱,晓军的精神支柱倒了,他的天塌了,心凉了,眼神自然黯淡无光,成绩一落千丈。
  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决定和他好好谈谈。我想自己是女老师,也有孩子,很能体会他的心情,应该能够触动他。大课间,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没有任何人和事能打动他。我说:“孩子,老师了解了一些你的情况。听你以前的同学说,你在小学很优秀。”他抬起头,眼神有些惊讶。我能感觉他微微的点了一下头。这次他不再抗拒我的谈话。中间,我们简单交流了一些话。对于他的隐私,我觉得再藏着掖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这才是他改变的本质原因。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选择了一个无人的角落。我说:“孩子,你的家庭情况,我都知道了。”也许是出于委屈,也许是出于我们刚刚建立起的信任和默契,他抽泣了起来。我说:“孩子,别哭。这不是丢人的事情,这也不是你的错。你可能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唯独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其实,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遇到的晚些,而你遇到的早些。”他抬起头看着我,很认真的听着。“既然遇到了,你没法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去改变自己的未来。明白吗?”他使劲的点头,大把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我看上课时间快到了,最后我说:“放心,老师会为你保守秘密的。如果以后,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数学课上积极了,作业也认真了,和同学相处也有了笑脸,成绩自然也提了上来。期末考试数学考到了104分,是他表现最好的一次。
  一个学期过去了,寒假回来,他的毛病又犯了。假期作业一塌糊涂,估计是最后“挑灯夜战”,临时突击的。开学以后,心也稳不下来,纪律,作业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感觉既懊恼也生气,我心想什么样的孩子,狼心狗肺,老师这么关心他,不知道领情。自己这是何必呢?不管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发脾气,我想如果换成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会置之不顾吗?我会任其破罐子破摔吗?不可能。再说,他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孩子犯错误不很正常嘛?想到这里,自己的委屈和郁闷一扫而光。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正能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也能有独立处理事情的勇气和毅力。第二天,我们又开始了“一如既往”的谈话。通过和晓军这一个学年的相处,我们都有了收获。孩子收获了自信,自尊,自爱,坚强,乐观。我收获了爱心,细心,耐心,尊重,理解。看到他一年来的转变,我感觉作为一名老师很幸福。
  三、案例感想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家庭贫困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暂时落后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学生需要爱,社会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像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秉承爱的理念,融爱于教,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