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汪 卫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随之对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青少年时期既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终身幸福和发展,而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有效阶段。但是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简单随意和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自觉参与锻炼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仍然是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难题,因此,针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做出合理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对策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问题;对策
初中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份,其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控制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给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重要观念。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热爱程度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培养兴趣爱好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成为附属学科
当前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学生为了能够上一所好的高中,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全力以赴,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文化课关心程度很高,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就变成了一个附属的科目,有时间就上没有时间就压缩,在学期末的时候大部分的体育课都被压缩。这样的做法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工作积极性有所影响,体育教师没有主体教学地位,随之带来体育教学开展不足的现象[1]。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首先是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是运用传统的活动方式,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限制了学生目标发展的空间,以统一标准确定不同个体的努力方向,束缚了个性的发挥,削弱了个性的培养。一味生硬机械地照目标做,为完成固定的教案目标而上体育课,整堂课进行着一些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需求。特别到了初三,体育课都是围绕中考项目强化练习,结果是学生对体育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其次是教师更新和创造意识也不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室外体育的锻炼量减少,在没有体育训练活动以后,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就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趣味性也会减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会不足,体育教学不能够有效的开展。
3、课堂教学方法随意简单
体育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放松的课堂,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的时候经常运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安排内容很随意,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上,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的学科,从而进一步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轻视,学生也就不想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体育学科的教学要求,也不能达到专业的体育锻炼标准,更不可能完成体育学科教学任务,淡化或放弃了体育课的“三基”教学。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对策研究
1、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就要先建立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学生在平时开展学习的时候能够从思想上对体育学习得到认可,才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思想上能够配合教师学习体育,在平时的训练中会加大自己的学习力度,体育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体育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在听取故事的时候真正的体会到运动的魅力。
2、提升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效的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这是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提高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方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想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训练,想学生传达体育学习精神,要在教学的时候有效的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合作平台,当学生对教师有了自己是心理认同,才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成为朋友,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先对篮球的技巧有着一定的了解,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抗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也可以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形式加入学习。教师学生在一起娱乐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发现学生的运动潜能。体育教师可以在练习的时候邀请文化课教师一起参与,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中,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了解学生,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不是很优秀,但是在体育项目中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很好,文化课教师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把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转移到文化学习上来,这样不但提升了对学习体育课的学习进程还刺激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信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结语:在正确思想方法指导的前提下,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增强体育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劲头,教师要先了解体育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以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体育潜能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建吉.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12)
[2]彭广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探究[J].知识经济.2013(04)
[3]李洪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 2014(08)
关键词:初中体育;问题;对策
初中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份,其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控制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给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重要观念。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热爱程度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培养兴趣爱好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成为附属学科
当前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学生为了能够上一所好的高中,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全力以赴,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文化课关心程度很高,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就变成了一个附属的科目,有时间就上没有时间就压缩,在学期末的时候大部分的体育课都被压缩。这样的做法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工作积极性有所影响,体育教师没有主体教学地位,随之带来体育教学开展不足的现象[1]。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首先是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是运用传统的活动方式,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限制了学生目标发展的空间,以统一标准确定不同个体的努力方向,束缚了个性的发挥,削弱了个性的培养。一味生硬机械地照目标做,为完成固定的教案目标而上体育课,整堂课进行着一些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需求。特别到了初三,体育课都是围绕中考项目强化练习,结果是学生对体育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其次是教师更新和创造意识也不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室外体育的锻炼量减少,在没有体育训练活动以后,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就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趣味性也会减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会不足,体育教学不能够有效的开展。
3、课堂教学方法随意简单
体育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放松的课堂,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的时候经常运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安排内容很随意,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上,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的学科,从而进一步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轻视,学生也就不想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体育学科的教学要求,也不能达到专业的体育锻炼标准,更不可能完成体育学科教学任务,淡化或放弃了体育课的“三基”教学。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对策研究
1、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就要先建立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学生在平时开展学习的时候能够从思想上对体育学习得到认可,才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思想上能够配合教师学习体育,在平时的训练中会加大自己的学习力度,体育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体育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在听取故事的时候真正的体会到运动的魅力。
2、提升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效的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这是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提高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方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想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训练,想学生传达体育学习精神,要在教学的时候有效的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合作平台,当学生对教师有了自己是心理认同,才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成为朋友,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先对篮球的技巧有着一定的了解,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抗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也可以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形式加入学习。教师学生在一起娱乐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发现学生的运动潜能。体育教师可以在练习的时候邀请文化课教师一起参与,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中,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了解学生,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不是很优秀,但是在体育项目中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很好,文化课教师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把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转移到文化学习上来,这样不但提升了对学习体育课的学习进程还刺激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信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结语:在正确思想方法指导的前提下,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增强体育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劲头,教师要先了解体育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以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体育潜能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建吉.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12)
[2]彭广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探究[J].知识经济.2013(04)
[3]李洪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