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心有沉香 不畏浮世
【作者】 崔万礼
【机构】 山东省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微笑着呵护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积极的“人生信念”传递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
关键词:教师 教育 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远离平庸和浮躁,把自己积极的“人生信念”传递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我想借用林清玄的一篇文章中的话“心有沉香,不畏浮世”谈一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
一、体验人生幸福的人
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体验人生幸福的人。对专业场景中的教师来说说,他的教育生活就是人生的过程,这一点与沉香木的形成过程非常相似。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是一种修行。远古的沉香木遭遇突如其来的灾祸,被抛在荒野,没有鲜花的陪伴,也没有绿树的荫护,历经风霜雨雪,雾雷闪电,不随朽木,不入尘世。将苦难化为充实自己的养料,虽是木,却沉于水,将千言万语化为馥郁的香气,历经千年,更加清远。一朝出世,修成正果。也许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受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里,能够自觉地坚守精神家园,获得人生成长的幸福。
教师的成长过程又如一次远行。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都是对自己的极大挑战,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教育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在学校的三效课堂推进中,虽然已经初步把握了基本式要求,但是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肤浅,也存在着困惑,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导入课堂,既能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获得知识的愉悦;孔子讲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现在的三效课堂往往一开始上课就是讲新课,如何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何选择探究点,让学生真正的合作探究:学生和教师的反思如何更有效等,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如何形成有效的序列等等,《教师的20项修炼》中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教师就是要学习《为学》中的僧富者还是僧穷者,为者难者易矣,不为易者难矣,执着的前行,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在理念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反思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明辨事理人伦,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如何让反思更有效,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反思一天(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件,对令人兴奋的、疑惑的或已经证实的一两个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等;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有哪些帮助?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什么?今天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其优点、缺点各是什么?今天是否设置了特殊的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否达到,为什么?今天的课堂教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在今天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觉得这些方法好吗?为什么?今天的教学对我将来的教学有何帮助和启示?等等。
二、宽容是一种美德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教师美德。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过程的一种等待、期待。因为,学生由于年龄、性格、心理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是会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在孩子身上又会体现为接受能力、速度和灵性的不同。而当前升学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况往往会使部分老师变得过于苛刻、严厉与超负荷,甚至急功近利,进而采取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方式施教,更不用说因材施教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做事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孩子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当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学生成长途中的重要履历,加以正确应用;而不能视为不可饶恕的错误,为此愤怒;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只有接受了孩子的错误,才能正确应用并加以引导。当然,这需要宽容。
三、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力量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它像一盏灯,照亮不安的心灵,驱散学生羞怯的情绪;又像一座桥,一座引导学生攀登真理之桥,一座情感与心灵交流的桥梁,给予胆怯者以胆量,给予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发自内心的微笑更可以是学生兴趣的触发器,让学生从喜欢一个老师发展为喜欢一门学科。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微笑着呵护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清晨,伴着朝阳,我们微笑着迎来了一个个学生,虽然他们各有不同,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淘气顽皮,有的聪颖,有的文静……,可无论是谁,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无论他表现如何,我们都应该微笑着善待他们中的每一个。可能有时他们会调皮,会退步,会违反纪律,但我们不应该有定式思维,仍要真心对待,孩子也自然会真心对待我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绽开更灿烂的笑容。
教师的成长过程既要经历春天辛勤耕耘播种,也要经历夏的酷暑风雨,为秋的收获而幸福,也要为未来的人生在严冬默默积累。万物皆有性,是沉是浮全在己,心有沉香,不畏浮世,收获别样的教师人生。
关键词:教师 教育 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远离平庸和浮躁,把自己积极的“人生信念”传递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我想借用林清玄的一篇文章中的话“心有沉香,不畏浮世”谈一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
一、体验人生幸福的人
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体验人生幸福的人。对专业场景中的教师来说说,他的教育生活就是人生的过程,这一点与沉香木的形成过程非常相似。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是一种修行。远古的沉香木遭遇突如其来的灾祸,被抛在荒野,没有鲜花的陪伴,也没有绿树的荫护,历经风霜雨雪,雾雷闪电,不随朽木,不入尘世。将苦难化为充实自己的养料,虽是木,却沉于水,将千言万语化为馥郁的香气,历经千年,更加清远。一朝出世,修成正果。也许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受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里,能够自觉地坚守精神家园,获得人生成长的幸福。
教师的成长过程又如一次远行。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都是对自己的极大挑战,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教育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在学校的三效课堂推进中,虽然已经初步把握了基本式要求,但是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肤浅,也存在着困惑,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导入课堂,既能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获得知识的愉悦;孔子讲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现在的三效课堂往往一开始上课就是讲新课,如何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何选择探究点,让学生真正的合作探究:学生和教师的反思如何更有效等,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如何形成有效的序列等等,《教师的20项修炼》中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教师就是要学习《为学》中的僧富者还是僧穷者,为者难者易矣,不为易者难矣,执着的前行,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在理念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反思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明辨事理人伦,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如何让反思更有效,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和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反思一天(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件,对令人兴奋的、疑惑的或已经证实的一两个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等;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有哪些帮助?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什么?今天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其优点、缺点各是什么?今天是否设置了特殊的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否达到,为什么?今天的课堂教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在今天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觉得这些方法好吗?为什么?今天的教学对我将来的教学有何帮助和启示?等等。
二、宽容是一种美德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教师美德。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过程的一种等待、期待。因为,学生由于年龄、性格、心理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是会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在孩子身上又会体现为接受能力、速度和灵性的不同。而当前升学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况往往会使部分老师变得过于苛刻、严厉与超负荷,甚至急功近利,进而采取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方式施教,更不用说因材施教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做事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孩子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当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学生成长途中的重要履历,加以正确应用;而不能视为不可饶恕的错误,为此愤怒;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只有接受了孩子的错误,才能正确应用并加以引导。当然,这需要宽容。
三、微笑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力量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它像一盏灯,照亮不安的心灵,驱散学生羞怯的情绪;又像一座桥,一座引导学生攀登真理之桥,一座情感与心灵交流的桥梁,给予胆怯者以胆量,给予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发自内心的微笑更可以是学生兴趣的触发器,让学生从喜欢一个老师发展为喜欢一门学科。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微笑着呵护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清晨,伴着朝阳,我们微笑着迎来了一个个学生,虽然他们各有不同,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淘气顽皮,有的聪颖,有的文静……,可无论是谁,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无论他表现如何,我们都应该微笑着善待他们中的每一个。可能有时他们会调皮,会退步,会违反纪律,但我们不应该有定式思维,仍要真心对待,孩子也自然会真心对待我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绽开更灿烂的笑容。
教师的成长过程既要经历春天辛勤耕耘播种,也要经历夏的酷暑风雨,为秋的收获而幸福,也要为未来的人生在严冬默默积累。万物皆有性,是沉是浮全在己,心有沉香,不畏浮世,收获别样的教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