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习题课

【作者】 文金敏

【机构】 贵州省都匀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教学中,习题讲评课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的习题课能够达到查漏补缺、开阔思路和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上好习题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培养人材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这么说,习题课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一堂高效的习题课,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题能力,能帮助教师查漏补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精心选题;激活思维;课后反馈;及时纠正
  如何上好习题课呢?其实,一节高效的习题课,习题的选择与运用技巧是关键,回顾多年来习题课的课堂经验,总结得与失,与同仁交流,以促进自己的进一步提高.
  一、课前准备,精心选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题讲评课也是一样,课前的准备是必需的,特别是对讲评课教学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课前要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认为上习题课,关键是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这要根据课标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来决定,使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以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难点、疑点和易混淆的地方,进而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标。尽管选题可以列出许多,但是我认为其中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1.注意习题的典型性。
  习题课中选取的例题、习题要针对复习要点和学生实际,补学生之所缺,解学生之难,供学生所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可针对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症”适当归类,选编一些对症下药的“治病题”。所选的例题、习题应在知识学习、解题技巧、易犯的错误等方面具有代表性,以便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开拓思路,触类旁通,提高教学效果。
  如:学生对分类讨论题感到很难,易出错,往往出现漏解。
  例1:若是实数,化简|a—■|=___        
  分析:因为a为实数,所以的取值有三种情况,①当a>时,原式=|a—a|=0;②当a=0时,原式=|0—0|=0;③当a<0时,原式=|a+a|=-2a,所以应填0或-2。
  例2:解关于的方程:(a—1)x2—2ax—a=(湖北省中考题)
  分析:a—1=0或a—1≠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在a—1≠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因此,又要分为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三种情况,当a—1=时,原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注重习题的实用性。
  例题、习题的选编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复习不是机械重复,有新鲜感,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一解和选编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性探索试题。
  通过实用性、新颖性例题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到学习数学真的有用,我们应该把它学习好,将来为我所用,为社会所用,为人类进步发展做贡献,从而达到课标的目标“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例如:同学们到过商场吗?老师在一个商场门口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本商场有一批名牌西服,在试销期间经过统计发现:平均每天可销售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可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如果每件西服降价1元,每天可多销售2件西服。请你为本商场设计一下降价方案,每件西服降价多少元,才能使本商场销售这批名牌西服平均每天盈利最多?设计最优者有奖。”
  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收获或吸收更多的营养,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消化的时间。题目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错题,要针对学生需要加强的知识点,要针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题的量不可过多,要少而精,要有”面“的覆盖,也要有”点“的深化。
  二、课堂巧问,激活思维
  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持久,一般的初中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0~25分钟左右,如何让学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兴奋”于课堂的每一分钟?我就把习题课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成一定的情境或小组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思考、讨论。
  1.重视审题——了解“症结”所在。
  审题就是”摸底“,摸清学生掌握知识之底,学习习惯之底,学习方法之底。这是教师掌握第一手可靠资料的最佳途径。审题的要求就是要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做好统计和归类。具体做法是:选择题不但要统计出全班学生集中的错题,还要将每一道错题中学生集中错误的选项记录下来。审题的质量要高,对错分明,评判规范,不要出现错批、误批现象,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出严谨、严肃、认真的氛围。
  2.巧用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我们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精心设计成二三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境,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提问时要有所讲究,问得太白,学生不用思考就答了,会养成思维的惰性;问得太深奥,学生一头雾水,捣腾半天还不知道问的是啥,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继续推进,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教师要善于把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作答,由问题寻找突破口,依次展开过程分析、规律选用、方程列出、结果讨论等。这时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既讲正确,也讲误区,既讲常规方法,也讲技巧捷径。
  三、课后反馈,及时纠正
  习题课的效果好坏,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反映。一节习题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批改,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让学生整理错误的习题,典型的问题,收集在自己的“错题集”上,为以后的二次练习做好准备。教师在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矫正学生的错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作业量要适恰当,题目要有启发性,要避免“题海战术”,不要让学生淹没在题海中。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习题课后,我共布置了8条题目,其中6条必做题,2条选做题。必做题要求全班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并和学生说明选做题是有点难度的,但鼓励学生去尝试接触它,挑战它,大力表扬这些同学,让他们获得挑战难题的快感,让他们获得更大的信心。
  总之,习题讲评课仍然需要教师潜心设计,从下的工夫方面看,可能比一堂新授课还要多,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无的放失、照本宣科的状况。一堂只对答案的讲评课、一堂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个题的讲评课、一堂就题讲题的讲评课都是失败的或低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