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探究STS教育及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王江妮
【机构】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列夕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距今为止,STS的提出也就只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也是近十年内引进的这个概念。为了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上,渗透STS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深化物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增加学生的科学素质,那么本文将探究STS的教育和STS在物理教学上的渗透。
关键字:STS、物理教学、渗透
一、STS的产生及其概念
STS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三个单词分别是——“science、technique和society”,单词的意思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从字面上看,STS就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系统科学。但是STS并不是单纯地指科学、社会和技术,而是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学科。
因此,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先后成立了STS研究中心,专门针对当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并且在学校里面开设STS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要在众人当中灌输STS教育的思想就要从学生入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就逐渐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核能的开发带来的威胁和帮助,基因工程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都需要人们在这个新的时代下,重新去审视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问题。
从教学的内容上可知,物理是一门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等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自然要联系科技和生活加以展开。那么,在物理的教学上,渗透STS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深化物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增加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学的方法
(1)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来源于自然景象,所以物理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掌握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并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做到真正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是千姿百态的,大部分也是比较比较抽象的,因此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利用自然现象,以突破基本的物理原理。
例如,要让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那么就要让学生先懂得什么叫物态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观察家里、商店或者超市的电冰箱的物态变化。就是冰转化为水,水结成冰的过程,有哪些现象。在电冰箱里面放一些蔬菜和水果,通过蔬菜水果的颜色变化,水分变化来进行研究,研究为什么放进冰箱的水果蔬菜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要怎样才能不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化、失去水分。失去了水分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没可能恢复水分等问题。
(2)采集STS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对生活上的一些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要紧密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STS的教育素材进行教学,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运用物理的知识来进行探究和观察,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如说,在实验中比较经常用到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秒表和电能表测量白炽灯的功率等。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操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灌输STS的教育素材。
(3)物理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目前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向学生展示目前的新成就和新产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当代的科研成果。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逐渐在享受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到来的成果,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很多复杂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能慢慢发现我们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威胁。例如,在军事上最大的研究成果——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众所周知,要是不能合理地使用将会对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所以,之前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就给日本带来了历史上空前的悲剧。还有现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手工业等,都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当代社会的一些信息科技技术,在向学生展示科学成果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超导体的获得,并且如何得到广泛应用。还有目前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等。但是,不能因为过度重视经济上的追求,而忽略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以至于导致过度开发,引起了土地沙化、洪水泛滥等等的自然灾害。在物理的教学中,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课的时代气息,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带动学生的物理思维,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奠定基础。
(4)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目前社会问题上的研究。例如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能源危机和水土流失等。这些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离不开物理知识的。那么,为了更好地渗透STS的教育,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研究“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包括了很多种,因此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分别对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和乱砍乱伐现象进行研究。让学生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充分理解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到附近的一些工厂、农村等调查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导致目前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和乱砍乱伐现象的原因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四、结语
在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STS的教学,更加能将当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三者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了解STS的概念,并且培养出更懂得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成人才。为了要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树立STS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物理课不再枯燥无聊。也能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武.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J].科学教育2012年03期
[2] 唐航东.STS教育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湖南农机.2008(07)
关键字:STS、物理教学、渗透
一、STS的产生及其概念
STS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这三个单词分别是——“science、technique和society”,单词的意思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从字面上看,STS就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系统科学。但是STS并不是单纯地指科学、社会和技术,而是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学科。
因此,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先后成立了STS研究中心,专门针对当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并且在学校里面开设STS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要在众人当中灌输STS教育的思想就要从学生入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就逐渐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核能的开发带来的威胁和帮助,基因工程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都需要人们在这个新的时代下,重新去审视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问题。
从教学的内容上可知,物理是一门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等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自然要联系科技和生活加以展开。那么,在物理的教学上,渗透STS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深化物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增加学生的科学素质,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学的方法
(1)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来源于自然景象,所以物理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掌握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现象,并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做到真正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是千姿百态的,大部分也是比较比较抽象的,因此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利用自然现象,以突破基本的物理原理。
例如,要让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那么就要让学生先懂得什么叫物态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观察家里、商店或者超市的电冰箱的物态变化。就是冰转化为水,水结成冰的过程,有哪些现象。在电冰箱里面放一些蔬菜和水果,通过蔬菜水果的颜色变化,水分变化来进行研究,研究为什么放进冰箱的水果蔬菜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要怎样才能不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化、失去水分。失去了水分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没可能恢复水分等问题。
(2)采集STS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对生活上的一些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时候,要紧密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STS的教育素材进行教学,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运用物理的知识来进行探究和观察,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如说,在实验中比较经常用到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秒表和电能表测量白炽灯的功率等。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操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灌输STS的教育素材。
(3)物理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目前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向学生展示目前的新成就和新产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当代的科研成果。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逐渐在享受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到来的成果,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很多复杂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能慢慢发现我们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威胁。例如,在军事上最大的研究成果——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众所周知,要是不能合理地使用将会对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所以,之前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就给日本带来了历史上空前的悲剧。还有现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手工业等,都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当代社会的一些信息科技技术,在向学生展示科学成果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超导体的获得,并且如何得到广泛应用。还有目前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等。但是,不能因为过度重视经济上的追求,而忽略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以至于导致过度开发,引起了土地沙化、洪水泛滥等等的自然灾害。在物理的教学中,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课的时代气息,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带动学生的物理思维,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奠定基础。
(4)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目前社会问题上的研究。例如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能源危机和水土流失等。这些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离不开物理知识的。那么,为了更好地渗透STS的教育,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研究“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包括了很多种,因此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分别对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和乱砍乱伐现象进行研究。让学生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充分理解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到附近的一些工厂、农村等调查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导致目前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和乱砍乱伐现象的原因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四、结语
在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STS的教学,更加能将当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三者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了解STS的概念,并且培养出更懂得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成人才。为了要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树立STS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物理课不再枯燥无聊。也能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武.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J].科学教育2012年03期
[2] 唐航东.STS教育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湖南农机.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