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反思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李子海 胡雪莲

【机构】 甘肃武威古浪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效课堂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高效课堂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发生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教师要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成为疑难的思考着、讨论者,使学生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合适的答案,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讨论疑难的平台”,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怎样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与学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这是新课程需要反思的问题,比如:高一英语必修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warming -up中的问题,设置task 1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之后让学生用所列出的词完成task 2  Di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并对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教学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反思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作为普通人,教师是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能在当时处理得很好,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还是会再出现的,怎样才能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处理这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呢?这就需要教师时时进行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让这些经验更好地帮助我们处理事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而必须要做的,也是为了保障在以后的教学中更顺利地完成任务。因此,每个教师都要积极的反思,也都要学会反思,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教师自己不断前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要反思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上课前为每一节课都设定好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上完后,我们应该通过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反思教学内容。
  虽然每一课都有自己既定的内容,但是教师也应该在新课标的总方针之下,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班级要反思在授课时有没有那个知识点没有讲到或讲透;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班级来说,所讲的知识点是否符合这个班的理解、接受能力,是否做到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英语教学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类: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和探究法。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如:语法知识就需要用讲授法。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来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只有方法运用得当,才能让英语课党充满情趣,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只有将学生很好的组织起来、将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让每节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有不同的教具,课堂中,教具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需要而精心准备教具,为课堂活动增添情趣,为更好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要反思教学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时候是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等等。教师通过观察或是和学生聊天了解这些情况,从而更好的帮助教师掌握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要反思成败之处。
  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既是教师在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这样做一定能够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六、要反思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
  在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反思、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教学改革时,改革的时效性、实用性如何,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班级、本章节内容对某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优点有哪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有利于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哪些方面的培养等,写下这些反思,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应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不断更新,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进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七、要反思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良好可以说是保证教师授课顺利和学生对学科保持兴趣的强有力的保障。只有师生关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学生才会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喜欢这个教师的课。并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门学科。因此作为教师也要时时反思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和学生及时沟通,理解学生,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授课任务。
  一个优秀的老师,他的成功之处除了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善于总结经验,经常反思课堂教学。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会遇到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和困难,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不足甚至误区。因此,教学中我们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就会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