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高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探究

【作者】 王锦霞

【机构】 陕西省府谷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是一种高自主性的独立的学习。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环境下如何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不依赖于教师或相关指导者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受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语文“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受到制约,效果不够理想。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离开不让学生能够参与自主学习,并与课程本身相关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可以是一个课件,一段动画,几幅图片,一段声音或者一段录像,它现在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革。网络教学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突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丰富了学习资源,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媲美的优势,它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效果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通过这些资源自主地掌握所学内容,并从中体验到实际生活中无法见到或难以用实验演示的模拟;目的是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制作上不必苛求界面的华丽性,系统的完整性,关键是实用,优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为语文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真正能起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新课改实施这些年来,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就如何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借助网络与语文课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科技产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奇性,网络,学生可以获得生动、鲜明、直观的图文声像等原始资料,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习材料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雷雨》我设计了网页课件(包含了全部课文内容,本机资源的链接和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Internet网络资源的链接),将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学习资源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再现于课堂。学生借助于设计的网页,点击相关链接,浏览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尽情地领略《雷雨》的背景知识,并分析、理清《雷雨》中人物的关系。本案例以课件的形式将戏剧概念、分类、特点,作者介绍,《雷雨》中的人物关系图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故事产生的背景和话剧中人物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利用BBS在线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提供的环境,创造的条件,积极合作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具有共享性、无限性、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筛选信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仅来源于教师、教材的局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环境。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沟通、协作工具,学生可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
  三、结合学生实际,灵活整合信息技术,改进教法,因材施教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求同,忽视了对学生个别化教育,这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语文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在吃“自助餐”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恰当情景,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新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创新欲望。在课堂上,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景很难在课堂上再现,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让教师在课堂内更能游刃有余,让学生在课堂内更兴趣盎然,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素质也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以研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要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注重择优性原则。
  五、超越文本,大胆创新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喜欢盲目地崇拜书本,认为“书本上的都是经典,对书本都不能怀疑。”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的依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彻底地解放,学生在网络提供的宏大信息空间里自由驰骋,智慧的火花、创作的灵感也会随之喷涌而出。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自主探索,拨动学生的心弦,开发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大胆求异、求佳,独立思考,打破常规,敢于超越文本,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让学生个性化地选择去拓宽、拓深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适时、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资源所提供的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和动画于一体的教学氛围,所展示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的浩瀚知识海洋,所创设的富有灵气与创新、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空间,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要与心理需求后,会让他们更好地培养自己独立探索、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培养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