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再谈小学体育教学
【作者】 王忠琴
【机构】 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小学幼教部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全面发展 主体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区的小学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体育成绩列入了中考的范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学校体育设备有了一定的增加,小学体育蓬勃发展。但是发展也不平衡,目前仍有一些农村小学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只有一块篮球场地和几个篮球,沙坑不像沙坑,跑道不象跑道,单杆、双杆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进行,“放羊式”教学随之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育经费不足是重要原因,但也有认识问题,这就是人们对小学体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就我从事30多年小学体育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大家共鸣。
小学体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重教育从重体育开始——它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是否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把体育摆在应有的地位,这是事关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的那样:“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进行德育、智育的基础。从这意义上说,体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新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人们有强健、协调发展的身体,以便在高速度、高强度、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下工作。因此,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加强小学体育,使之在培养强健体魄、全面发展的新人中发挥更大的最用。
二、重体育从重体质开始——它是全民族体质水平的象征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对他们实施良好的体育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个民族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旺发达。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多方面的影响。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运动机能,增强反应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少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我国大约有一亿三千万小学生,儿童少年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发展的好坏,实际上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毕业以后可以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力量,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可以说,小学体育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起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作用。
三、重体质从落实锻炼开始——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体育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体力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塑造他们健美体格;陶冶他们鉴赏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行为。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能把广大学生吸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抵制不良风气对儿童少年的和影响。
体育还是一项有趣的群众娱乐活动,广大学生在学习之后参加体育锻不仅锻炼体质,也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劳动时间缩短,假日增多,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小学时代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育,能为青年、中年以至老年体育生活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更加文明,健康、幸福。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作用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范畴,具有终生意义,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作用。小学体育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小学体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如果只从身体活动的现象去观察问题,好象体育只是身体活动的过程,任何人都能够做到,这是对体育的误解。体育既然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就不能随意的把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是体育,也不能随意的把体育上成“放羊式”教学。体育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哲学思想、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卫生保健学等。有自己的内容、方法和结构。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工作的同行们,我们更应该重视小学体育,应把它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振奋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在身体锻炼中才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也只有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全面发展 主体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区的小学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体育成绩列入了中考的范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学校体育设备有了一定的增加,小学体育蓬勃发展。但是发展也不平衡,目前仍有一些农村小学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只有一块篮球场地和几个篮球,沙坑不像沙坑,跑道不象跑道,单杆、双杆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进行,“放羊式”教学随之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育经费不足是重要原因,但也有认识问题,这就是人们对小学体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就我从事30多年小学体育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大家共鸣。
小学体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重教育从重体育开始——它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是否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把体育摆在应有的地位,这是事关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的那样:“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进行德育、智育的基础。从这意义上说,体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新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人们有强健、协调发展的身体,以便在高速度、高强度、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下工作。因此,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加强小学体育,使之在培养强健体魄、全面发展的新人中发挥更大的最用。
二、重体育从重体质开始——它是全民族体质水平的象征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对他们实施良好的体育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个民族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旺发达。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多方面的影响。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运动机能,增强反应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少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我国大约有一亿三千万小学生,儿童少年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发展的好坏,实际上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毕业以后可以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力量,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可以说,小学体育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起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作用。
三、重体质从落实锻炼开始——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体育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体力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塑造他们健美体格;陶冶他们鉴赏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行为。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能把广大学生吸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抵制不良风气对儿童少年的和影响。
体育还是一项有趣的群众娱乐活动,广大学生在学习之后参加体育锻不仅锻炼体质,也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劳动时间缩短,假日增多,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小学时代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育,能为青年、中年以至老年体育生活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更加文明,健康、幸福。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作用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范畴,具有终生意义,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作用。小学体育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小学体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如果只从身体活动的现象去观察问题,好象体育只是身体活动的过程,任何人都能够做到,这是对体育的误解。体育既然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就不能随意的把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是体育,也不能随意的把体育上成“放羊式”教学。体育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哲学思想、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卫生保健学等。有自己的内容、方法和结构。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工作的同行们,我们更应该重视小学体育,应把它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振奋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在身体锻炼中才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也只有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