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关于“以人为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徐 引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木果镇牛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能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首先教师要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创新,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能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本文主要是对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农村;小学语文
  农村的语文教师要能够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创新,教师要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展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贯彻到教学过程中。
  一、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存在
  根据对农村小学的调查显示,部分教师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地位。由于教师占据整个课堂,学生也就无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小学生不能够在课堂时及时的发表自身的想法,这样也就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使得小学生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也就无法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1]。
  (二)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对小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这样就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成绩下降,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也影响到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致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下降[2]。
  (三)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就导致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年级的学生,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而另一些则是较长,而在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也是如此,一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另一些较为缓慢,这要就要严重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状况,思维能力发展较慢的将落后于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从而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够很快适应日后的生活和学习。
  二、关于“以人为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不断的对教学方法创新,使得大量语文知识也能够变得生动趣味,从而减少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采用多种形似,为学生布置作业。如口头形似、表演形式、实践形式等,这样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所能够接受作业量的程度,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的完成作业[3]。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主人,教师要能够明确自身在课堂中位置,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能够根据学生是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主动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信任教师,在学习时积极主动发言,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表达给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能够有效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前,首先教师要能够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而在不断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能从对角度考虑,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也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可以贴近生活,结合实际生活教学,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北京的色彩》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这时有学生会说去过,有的会说没去过,教师就可以找去过的同学,让他描述一下北京,然后让其他没去的过的同学根据这位同学描述的北京进行想象,这是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然后教师在用问题引出教学的题目,从而主动的进行教学。
  结束语:总之,教师要想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就要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教师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学生在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04) :12-34.
  [2]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13,(09):45-67.
  [3]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3,(03):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