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化学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策略探析

【作者】 李春蓉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化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内容多,知识碎,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点,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是解决记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化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规律,介绍几种化学学习中的巧妙记忆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遗忘规律 记忆方法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普遍反应化学比较难学,很多需要记住的东西总是记不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教师应分析学生记不住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化学学科特点:理科中的文科
  要想学好一门学科,就必须弄清该门学科的特点。化学虽然是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知识点“零、乱、散”,不少学生反映“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课堂听的津津有味,看书也不难看懂,但是时间一长,该记的记不住,要背的背不出来,负担很重。 
  (二)记忆方法不当:机械记忆为主
  由于高一一上来就要学习九门功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压力都很大,不管是理科公式的学习,还是文科知识点的背诵,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肯定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不过也总有一些同学,由于他们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文科理科都能游刃有余,学习总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率值得我们研究。 
  二、有效记忆的原则 
  (一)遗忘规律理论 
  学习中遗忘是正常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二)教学原则 
  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激励创新,可有效的防止遗忘,方法可采取以下几种: 
  1.理解为主,深入浅出 
  理解是本,记忆是根,有句格言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有许多知识点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造成的,所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记忆的关键。 
  2.喜闻乐见,由趣而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的动力,创造最佳的记忆状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趣味化。 
  3.趁热打铁,及时反复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绝不是一次学习就能掌握到位,必须及时反复,隔三差五的复习。温故而知新,加强记忆深度,让知识点牢固的烙在脑海里。趁热打铁,课后再及时反复,增加记忆效果。 
  三、有效记忆的策略 
  (一)形式上:巧用谐音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在没有理解之前就必须要先记住,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地壳中含量前几位的元素,元素常见化合价,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等。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如果能编制一些有趣易记的顺口溜,学生既高兴学,记忆的效果肯定也好。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记为: 嫁过大美女,身体非常轻,总共一百斤。地壳中排位前八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谐音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思维上:概括对比 
  1.概况:化繁为简 
  概括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把书由厚变薄,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其实化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实验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加深记忆。 
  2.对比:异同比照 
  对比,是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重要方法。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化学概念,理论,定义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比较,分清异同,掌握实质,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 
  (三)实践上:实验验证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对观察实验,做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甚至一些化学概念都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加深记忆。如用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盐酸、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浓醋酸中逐渐加入水以及醋酸中逐渐加入氨水,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等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让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等概念。由于形象直观,印象会十分深刻。 
  (四)过程上:系统设置 
  1.课前 
  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有一定衔接的。每节课前都可以设计几个有关上节课内容的问题提问学生,这样既可以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有效减少遗忘,又可以引入新课,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上 
  上课的时候我们尽量做到节奏有张有弛,语言诙谐幽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提出种种富于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善于用典型、具体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讲授,准确、熟练的讲述,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创新,不怕学生难为我们,因为学生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已在记忆的基础上向理解迈进了一步。 
  3.课后 
  临近下课,适当留几分钟时间复习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静静思考一下本堂课的基本内容,中心要旨,不要让学生思想突然放松,此时的效果是很有成效的。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往往是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综合进行的。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如果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等于没有学好化学。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遵循记忆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知识的储存,其方法远不只这几种,本文所介绍的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蒋瑞.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李芸.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沈益波.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