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 扈玉香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在美术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讲《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我放了一段动物圆舞曲,学生听了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学生:“音乐很美”?。“好像在大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仿佛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示,不要囿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极致。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情趣可爱的动物图画,到最后评价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这节课的效果极好。
  又如在国画课上,有部分同学握着毛笔手就发抖,不敢动笔,于是我鼓励他大胆运笔,从最简单的开始,重在体验笔墨的情趣,不在于画的好坏。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很愉快地交了作业,尽管作业的质量不一,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了国画的情趣。学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相信自己学习国画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抓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生活实践,激发创造潜能
  创造需要是自我实现其潜能和价值的需要。有创造潜能的人会激发相应的创造动机,从而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五年级《静物写生》的美术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我让学生实物写生,避免过去那种学生只会照着老师的范画和书的图例来画,离开了“样子”就一事无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求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教师要勇于突破成规,发现、挖掘身边的素材并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现美的欲望。
  同学们的创造想象很活跃,同时,还应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不断地、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强烈的兴趣是上好课的基础。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不断创新,有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2.信手涂鸦,画无定法。
  传统的对成人的技法训练、构图设计和美术理论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显然是不适用的,在画纸上不要给他们带“金箍咒”,且由他们画去!虽然小学生的图画结构简单,但却反映了他们认识、思维和审美力的个性特征,低年级的孩子已有较丰富的想像力。他们会用笔“说出”他们听过的故事,画中的形象极富童话色彩。一次在画“春天”的作业时,有的学生画出了整个田野、蓝天、白云、空中的小鸟;有的仅画几棵小草、几片花瓣和一只翩翩的蝴蝶;也有的画一只蜜蜂落在草叶上,太阳张着笑脸看着……无论怎样,孩子的心里都在说话,真情地说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更丰富,画出的画儿像作文一样,力求用丰富细致的形象表达他们的观点。有不少学生把绘画当作表达情感的手段,绘画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兴趣。
  3.把握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诱导学生主动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进行《珍爱国宝》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如果在课堂里一幅幅地向学生讲解,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枯燥乏味。我把这些图片集中起来,办个小型展览,每幅画上都标好说明。上课时,根据学生们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来用“吊胃口”方法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鲁迅先生也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美化和装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和学生美术素养,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