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跨越式”理念下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变化
【作者】 巩亚楠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大石柱子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英语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导致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更加突出。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地区小学英语跨越式课堂教学理念,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 跨越式教学理念 语觉论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育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普遍问题。少,即语言输入量少,重视对新授单词死记硬背,每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只围绕新授单词进行反复的诵读和记忆,适合言语交际的大量情景性场景和情节性信息少之又少;慢,即语言学习的速度慢,从牙牙学语唱ABCD歌到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时间都在学习英语,到了英语交际的场合却只能说简单的问候语和符合汉语语法的英语句子,而这些几乎是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三岁小孩都十分容易达到的水平;差,英语学习的时间非常长,可是整体效果和质量非常差。
21世纪中小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实验工作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整合。“跨越式教学”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跨越式”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都似乎插上了“自由的翅膀”,不仅学到了自己喜爱的英语对话和故事,而且还能在教师创设的真实的语境下与他人谈论所学的话题,大胆、精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英语学习在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得到了运用和延伸。在“跨越式”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积极喊道:“Me, me…I can!!”。这就是新型的“跨越式”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一、大量的听读积累,奠定运用语言的基础
大量输入、自然习得是学习外语的一条重要经验。大量输入就是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大量的听读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而且也是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跨越式教学”要求学生坚持每节课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扩展听读资源的学习,教师每课时为学生提供3—6篇对话或短篇阅读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平均能在15分钟内听读1—2篇较短的对话或短文,与伙伴对话交流2—3句话。如三年级的李莉同学在跨越式平台的“自我介绍”版块中口述了这样一篇小习作:Hello! My name is Xu Qing. I`m nine. My friend is Zhang Ting. I love animals. Look, I have a Teddy Bear. Do you like it? And I like painting. I like purple and blue. What color do you like?可见,随着听读学习的不断积累,学生的学习自然从量变到质变,同时,试验班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是实验成果的最好体现。
二、自主选择课外资源,满足不同的需求
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使教材中所赋予的教学信息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扩大教学信息量。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讲解语言点和机械操练为主,而跨越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主题或知识点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课外阅读资源,它以对话和篇章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并提供难易不同程度的扩展听读材料,使学习更加贴切学生实际需要。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Unit 2 Rhythm 1 MY BODY一课:This is my mouth. This is my nose. They are my ears. They are my hands.我在听读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这篇短文(Reading),其中这篇Reading是根据本课语言点延伸的语法内容,让学生感知并对比单复数的灵活运用。教师提供的这种能力拓展的资源,使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同时语法启蒙上一个层次。
三、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何克抗教授的《语觉论》提出:为了在关键期内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跨越式课堂中所提供的大量图、文、声并茂的扩展听读材料弥补了外语学习语言环境的不足,并为学生的外语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三年级上Unit 3 Let`s Paint!一课的主要语言点是颜色的区分。教师通过跨越式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以颜色区分为主要语言点的课外听读材料。这几则小对话是以彩色图片形式出现,分别讲述了如何问答和区分颜色。由于图片、声像的生动展现,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自然感受和体验“What`s this? What color is it? It`s…..”的含义和用法,这为学生理解并正确掌握运用语言创设了良好的语境。学生不仅在卡片中巩固并扩展学习本课的语言点,还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自由、生动、有趣。
四、以言语交际为中心,提供真实交流的机会
基于《语觉论》“儿童语言获得模型”对外语教学设计的启示,跨越式教学模式强调“英语教学一定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即言语交际)”。在课堂中交际互动体现最多的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俩俩对话”。实践证明,“俩俩说”为学生运用语言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它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三年级上Unit 3 Let`s Paint! Dialogue 10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询问和描述喜欢的颜色,学生在初步学会本课的语言点后,通过拓展阅读材料自主选择有关颜色问答的材料。最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个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任务活动,让学生间、师生间能有真实的互动交流的机会。
A: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 I like yellow.
A: Do you like pink?
C: Yes, I do.
A: Do you like green?
D: No, I don`t. I like orange.
跨越式课堂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在课堂中“俩俩说”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且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还能促进学生间形成相互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在有丰富的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问题。实践证明,跨越式的英语课堂通过英语的语言交际和扩展听读实现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飞跃,它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就是课题试验成绩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 跨越式教学理念 语觉论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育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普遍问题。少,即语言输入量少,重视对新授单词死记硬背,每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只围绕新授单词进行反复的诵读和记忆,适合言语交际的大量情景性场景和情节性信息少之又少;慢,即语言学习的速度慢,从牙牙学语唱ABCD歌到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时间都在学习英语,到了英语交际的场合却只能说简单的问候语和符合汉语语法的英语句子,而这些几乎是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三岁小孩都十分容易达到的水平;差,英语学习的时间非常长,可是整体效果和质量非常差。
21世纪中小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实验工作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整合。“跨越式教学”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跨越式”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都似乎插上了“自由的翅膀”,不仅学到了自己喜爱的英语对话和故事,而且还能在教师创设的真实的语境下与他人谈论所学的话题,大胆、精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英语学习在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得到了运用和延伸。在“跨越式”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积极喊道:“Me, me…I can!!”。这就是新型的“跨越式”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一、大量的听读积累,奠定运用语言的基础
大量输入、自然习得是学习外语的一条重要经验。大量输入就是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大量的听读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而且也是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跨越式教学”要求学生坚持每节课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扩展听读资源的学习,教师每课时为学生提供3—6篇对话或短篇阅读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平均能在15分钟内听读1—2篇较短的对话或短文,与伙伴对话交流2—3句话。如三年级的李莉同学在跨越式平台的“自我介绍”版块中口述了这样一篇小习作:Hello! My name is Xu Qing. I`m nine. My friend is Zhang Ting. I love animals. Look, I have a Teddy Bear. Do you like it? And I like painting. I like purple and blue. What color do you like?可见,随着听读学习的不断积累,学生的学习自然从量变到质变,同时,试验班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是实验成果的最好体现。
二、自主选择课外资源,满足不同的需求
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使教材中所赋予的教学信息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扩大教学信息量。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讲解语言点和机械操练为主,而跨越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主题或知识点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课外阅读资源,它以对话和篇章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并提供难易不同程度的扩展听读材料,使学习更加贴切学生实际需要。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Unit 2 Rhythm 1 MY BODY一课:This is my mouth. This is my nose. They are my ears. They are my hands.我在听读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这篇短文(Reading),其中这篇Reading是根据本课语言点延伸的语法内容,让学生感知并对比单复数的灵活运用。教师提供的这种能力拓展的资源,使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同时语法启蒙上一个层次。
三、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何克抗教授的《语觉论》提出:为了在关键期内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跨越式课堂中所提供的大量图、文、声并茂的扩展听读材料弥补了外语学习语言环境的不足,并为学生的外语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三年级上Unit 3 Let`s Paint!一课的主要语言点是颜色的区分。教师通过跨越式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以颜色区分为主要语言点的课外听读材料。这几则小对话是以彩色图片形式出现,分别讲述了如何问答和区分颜色。由于图片、声像的生动展现,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自然感受和体验“What`s this? What color is it? It`s…..”的含义和用法,这为学生理解并正确掌握运用语言创设了良好的语境。学生不仅在卡片中巩固并扩展学习本课的语言点,还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自由、生动、有趣。
四、以言语交际为中心,提供真实交流的机会
基于《语觉论》“儿童语言获得模型”对外语教学设计的启示,跨越式教学模式强调“英语教学一定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即言语交际)”。在课堂中交际互动体现最多的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俩俩对话”。实践证明,“俩俩说”为学生运用语言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它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跨越式英语阅读材料》三年级上Unit 3 Let`s Paint! Dialogue 10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询问和描述喜欢的颜色,学生在初步学会本课的语言点后,通过拓展阅读材料自主选择有关颜色问答的材料。最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个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任务活动,让学生间、师生间能有真实的互动交流的机会。
A: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 I like yellow.
A: Do you like pink?
C: Yes, I do.
A: Do you like green?
D: No, I don`t. I like orange.
跨越式课堂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在课堂中“俩俩说”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且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还能促进学生间形成相互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
基于《语觉论》的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在有丰富的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问题。实践证明,跨越式的英语课堂通过英语的语言交际和扩展听读实现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飞跃,它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就是课题试验成绩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