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阅读?悦读,越读!——山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 秦永红

【机构】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盛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山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深入调查了解和分析现状,提出了改进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农村小学 阅读教学   现状 对策
  江苏省教育模范、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于永正老师说: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面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考呢?人在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才会如“囊中取物”拿出来“花”呢!
  一、当前山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1、阅读教学课堂听不到琅琅书声,偶有朗读,也仅仅是浅尝辄止,根本不见读的水平,更难感觉读者的收获。
  2、为了给老师讲课留足时间,即使安排了自读感悟的环节,往往在学生完成自读之前便草草收场,学生根本没有任何感悟。
  3、有的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虽多,但阅读的技巧实在难以让人接受:或哼哼唧唧,犹如婴儿牙牙学语,句不成句;或一字一顿,有如期末认字考试,匀速前进;或韵律十足,恰如幼儿催眠神曲,令人昏昏欲睡……
  4、教师范读并不规范,字音不准、平铺直叙、缺乏抑扬、少有顿挫、语调平平、语气淡淡,难于表达文章内蕴的丰富情感,更难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训练。
  5、学生语感的培养训练非常有限。多么精美的阅读文章,老师始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理解,却不让学生“浪费”时间去读;偶尔指导学生有所感悟时,立即转入下一个环节,并不让学生通过朗读深刻领悟,总把学生的朗读认为耽误时间,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代劳且误人子弟的比比皆是。
  6、师生涉猎的阅读内容十分有限,教师自身不好阅读,也就难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仅仅努力完成教材中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阅读的发展大打折扣,使学生通过阅读进行积累的途径变成了“穷途末路”,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7、读得不够,质量不高,积累匮乏,直接影响了学生习作的水平。学生虽有“花钱”的欲望,却苦于“积攒”太少,无“钱”可花,于是诞生了无穷的“账房先生”,满篇“流水账”,无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
  二、改进当前山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的对策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志祥老师强调: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要改善当前山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读写能力,需历经明理、强能、激趣、博览、活用五个环节,循序渐进,功成可待。
  1、明理——阅读教师坚实的“必修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读)、理解(词语、句、段、篇、文体)能力,丰富基础的语文积累。我们必须明确阅读的重要性,明确不同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2、强能——阅读教师必备的“金刚钻”
  其一,阅读基本功。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阅读基本功:面要广,量要大,能要强,悟要深。尤其是自身朗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优美的范读——恰当的语速、精准的语调、跌宕的抑扬、铿锵的顿挫、丰富的表情、准确的字音,无不将学生引进令人陶醉的语境,使学生心旷神怡,跃跃欲试。
  其二,导读基本功。以自身高超的朗读技巧为基础,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感,是阅读(朗读)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导读应从低年级做起,强调坐姿、字音、停顿(句中与句间、段间)、语速、语调、情感等,并长期坚持训练,则学生进步神速。
  其三,评价基本功。阅读(朗读)评价是教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催化剂。精妙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找准自己在朗读中的不足和长处,更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以上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授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训练,提升能力,努力实现自我发展,方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
  3、激趣——阅读教学首选的“金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因为不会读,所以不愿读,导致乱读,读而没悟,读也无解。因此,兴趣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①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家长、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②在班里建立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
  ③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
  ④“放任自读”任其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所谓感兴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很愉快。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
  ⑤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家长、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4、博览——阅读水平提高的“通天梯”
  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扩充阅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怎样使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呢?可以印发适合他们阅读的自编教材,在阅读课进行阅读。也可以推荐读物: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英雄人物故事。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5、活用——阅读教学成功的“试金石”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读的目的是写。读得好不好、够不够,就看积累了多少东西,这要用“写”来检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以读为写的基础,把写当读的目标,以写定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活学活用,相得益彰。
  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阅读,学生便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把书本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优美;把好书推荐给学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把方法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吧,老师们,带领您的莘莘学子,以书为船,用读作帆,乘风破浪,终身发展。
  阅读→悦读→越爱读!
  参考文献:
  ①崔峦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②于永正《教海漫记》③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