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如何转变职业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作者】 张治军

【机构】 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职业中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中学体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和对所任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他们希望走出教室自由活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也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分析和探究。
  一、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的探析
  1.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重文轻武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间接束缚着现代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课好就行,导致体育教师的上课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2. 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
  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降低了体育兴趣。这部分主要是一些自身条件差和认识片面的学生。
  3.在体育运动中受过挫折的学生
  部分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身体上或精神上受到过伤害,自信心很差,不敢进行类似的活动,造成对体育兴趣不高。
  4.教材的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上存在着问题
  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缺乏新颖性,小学到高中学习的内容有太多的重复。现有教材的课时安排上不合理,造成学生完不成任务,逐渐失去了学好体育的信心。
  5.教师的因素
  教师因素可分为体育教师因素和其他任课教师因素。体育教师因素主要有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和教学重难点不明确。其他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使得学生也认为学习体育是没用的,而却还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成绩。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鼓励成功,激发兴趣
  学生在有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进步时,他就会积极的去体验并对这个项目的体育活动更加关心。有教育家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有很好的效果。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有些同学平时喜欢打篮球,控制球的能力比较好;而另外一些学生平时好静,连最基础的运球都无法进行。相对于这些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要放宽,在练习中只要求上篮的步伐及投篮,对于连贯性的要求可以暂时放弃,在学生取得成功后再给予强化。
  2. 倡导愉快,激发兴趣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享受快乐的欲望,由此可产生体育兴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相互尊重。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中来。另外,由于师生关系和谐,更能使学生从老师的热情、自信中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强勇气。
  (2)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教学。
  要使学生能愉快的学习,必须使课堂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通常的体育教学准备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如果我们在音乐的背景下来完成动作,把教授的健美操贯彻在准备活动中,那么,效果就不同了,学生兴趣就会增加。另外,还可以运用组织得法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3.满足需求,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的天性,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将对提高体育兴趣有阻碍作用,教师要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鉴于职中学生的特点,学生已有一定的专项意识和喜好,在教学中就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挥专长,并加以必要的辅导。这样学生由于教师满足了其需求,都会使他精神振作,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 倡导竞争,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不管男生女生都渴望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可创设竞争情景,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组织竞赛要合理,内容要多样化,要正确的运用竞赛规则,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竞赛的内容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学生好胜心理;对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再次比赛的胜利。
  5.课内外结合,激发兴趣
  虽然体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但是,由于体育课有其特殊的一面,有许多练习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提高质量,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会阻碍体育的自学性和终身体育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把体育课中的练习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增进对体育的兴趣。
  总之,职业中学的体育教育应注意到职业中学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体育项目,以提高体育学习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