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唐努尔·哈那什
【机构】 新疆昌吉市第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教学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课堂管理水平,改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但是目前部分地区信息技术课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初步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信心技术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十分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了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部分地区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缺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机房、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教师忽视对信息课程的研究,侧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缺乏课堂管理能力,最终制约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率。第二,我国传统信息技术课程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过程,最终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想学而无从下手的现象,严重降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第三,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缺少规范的培训与指导。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较低,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第四,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素材内容单一枯燥,教学过程缺少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缺乏课堂管理能力,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
二、小学新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准备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当创设与学生相关的情境,配合多种教学方式使用,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想象,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应当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与课本素材,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课程的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有利于实现师生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要建立规范民主的课堂秩序,注重对学生心理、生理环境的建设,创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最后,教学过程之内更要注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教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评价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当明确课堂评价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学生直观的展示操作结果,实现公开的监督与判断,最终建立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其次,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课堂评价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评价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最终实现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策略、观察策略、自我评价策略等方式,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现对学生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教学课程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例如:在进行PPT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同或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并委派一名学生对其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和其余小组可以对该小组的讲解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逐步的完善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华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东方教育,2015,(1):130-130.
[2]韩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84-84.
[3]张默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3,(10):96-96.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信心技术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十分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了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部分地区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缺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机房、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教师忽视对信息课程的研究,侧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缺乏课堂管理能力,最终制约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率。第二,我国传统信息技术课程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过程,最终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想学而无从下手的现象,严重降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第三,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缺少规范的培训与指导。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较低,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第四,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素材内容单一枯燥,教学过程缺少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缺乏课堂管理能力,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
二、小学新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准备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当创设与学生相关的情境,配合多种教学方式使用,实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想象,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应当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与课本素材,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课程的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有利于实现师生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要建立规范民主的课堂秩序,注重对学生心理、生理环境的建设,创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最后,教学过程之内更要注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教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评价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当明确课堂评价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学生直观的展示操作结果,实现公开的监督与判断,最终建立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其次,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课堂评价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评价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最终实现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策略、观察策略、自我评价策略等方式,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实现对学生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教学课程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例如:在进行PPT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同或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并委派一名学生对其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和其余小组可以对该小组的讲解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逐步的完善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华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东方教育,2015,(1):130-130.
[2]韩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84-84.
[3]张默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3,(1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