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优化设计语文课外作业

【作者】 贾 勇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四开区二五基点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行语文课外作业机械重复、简单单一,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技能,还严重加重了课业负担,致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渐失。因此,作为奠基语文育人的作业平台,亟需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优化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实践平台。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知识,还能发展他们个性,提升语文素养。但是传统教学因受“应试”毒害太深,为之服务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应试”知识传输与技能培养,导致学生在机械重复、简单单一的抄写、背诵中丧失作业兴趣,激发不起语文学习动力,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渐失主体性。这显然与我们新课标精神是相悖的,语文必须要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发展语文素养奠基,因此,现有语文作业亟需设计,设计出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在良好的作业平台获得良好培养与发展。
  一、现有作业状况分析
  只有对现有课外作业状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科学有效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来。
  (一)现有作业状况。①统一要求的“一刀切”问题。有些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个体差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②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含金量极低,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③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没有把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常规,而把课本知识突然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练笔,致使学生心理上、时间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而只能以应付态度对待教师的“突然袭击”,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出现上述作业现象的原因分析。在作业布置中会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三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二、作业优化设计亟需新理念支撑
  改变作业现状急切紧迫。我们教师不仅要迅速行动起来,还需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用新课标、新理念来支撑设计行为。因此,我认为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一)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二)作业即自学的观念。当今世界,知识繁杂,而我们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舞台。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三)语文即实践的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语文即实践的观念,不仅满足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还要让学生把知识反哺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素养。
  三、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策略
  教师要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改革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而做,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二)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①自我检测的习惯。做作业巩固课本知识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但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②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③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生活在浓浓文化氛围里,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三)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有了作业自主权,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相反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或巩固练习,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亟待改革,亟待优化设计,这一改革优化应以师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前提,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兼顾课内与课外,用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扬,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学周刊,2013年。
  [2]沈会菊,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1999年。
  [3]陈会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与布置[J].新课程(上),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