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雷 杰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异常重要,这需要教师在正确扮演主导角色中注重学习兴趣激发,情感煽动,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有效学习平台中积极参与。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体作用 发挥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是判断教师是否从“教师中心论”中走出来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传统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灌喂与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至始自终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自主学习权。显然这种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更不能激发学生能动性,因而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角色,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使其成为自主建构的能动主体,自觉参与、习得、内化,建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这样说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实践中,太凡成功课堂,无不是善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学生个个参与积极性高,满脸通红,在争先恐后中思维涌动。因此,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首始,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自觉参与。当然,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各式各样的情境教学、直观教学、操作实践、成功体验、激励评价和语言渲染等都能达到激发兴趣的作用,都能营造活跃的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但我觉得最好的激趣方法,应该多注重语文自身趣味挖掘,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通过外在形式的激趣远远不能达到“爱语文”的情感浓度,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了,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当作工具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东西。
  二、搭建学生参与平台
  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心理自由与安全的氛围场,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而要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还是要通过活动。这不仅是学生天性“好动”所需,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所需。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我们搭建学生参与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一)激励学生设计开课导语。传统以师为主的课堂都是教师设计导语,通过有渲染力、能煽情激趣的语言开启新课教学。而认为,要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就应该让学生设计开课导语,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找到学习内容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设计能力。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去设计导语,他们必须要去阅读整个课文,弄清课文内容,找到情感主旨,这实际上是变相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深刻领悟课文内容。象教师开课悟入一样,我们把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把设计的导入语演说出来。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当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时,我们就可乘势上课了。
  (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学习字词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载体,到了初中,学生有了一定自学能力,基本上就能解决生字障碍和新词理解问题了。不过,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培养,这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和自觉预习的习惯。上新课前,我们就可运用课前几分钟,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三)引导学生质疑学习。学起于思贵有疑。质疑学习的“贵”就贵在学生思维参与了学习,是有效学习最基本要求,这是以主体性参与为前提的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把、质疑机会和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文中质疑生思。实践证明,这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经过深思熟虑,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就会有针对性、正确性,因而也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了。
  三、让学生参与讲课授课
  让学生参与讲课是新课改推进中的一大亮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又一良好策略。我们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不仅能使他们主动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还能培养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总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很多,只有我们在激发学习兴趣,煽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能有效诱发学生思维参与,他们的主体性就能获得有效发挥,并成为富有学习效果的实践主体。
  参考文献:
  [1]李学清,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思考[J].四川教育,1998年。
  [2]郭平均,浅谈语文教学中用“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学周刊,2012年。
  [3]林子俊,发挥主体作用 力求达标创新[J].教育评论,2002年。
  [4]邢学义,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人民教育,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