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低段语文应着力培养识字能力

【作者】 贾素蓉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凤山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多少字汉字的认识任务,还应授予学生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段教学 识字能力 培养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走进语文知识殿堂的前提。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学生能认识多少字汉字的任务,还应担当着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识字包括会识、会写,其任务主要在小学,又特别是低段,新课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这样重的识字任务,如果仅靠教师字字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主动识字愿望及习惯的培养,更不能促进其识字写字能力地提高。所以,我们低段集中识字教学时段,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使其“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达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的识字目标。当然,要实现于此,采用常规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创新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识字方法与能力。
  一、趣化识字过程,灵活识字方法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我要学”的源动力,是驱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牵引力。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识字愿望和主动性。我们知道,识字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不仅识字量大,结构复杂,严重影响着学生识字情感。因此,要想让学生识好字,我们就必须把如同嚼蜡的识字过程变得趣味丛生,让兴趣成为学生识字的驱动器。当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也很多,不过教育学家卡罗琳告诉我们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也就是说我们可把识字教学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就可以让学生快乐识字,在愉悦氛围完成识字任务。实践中,我们可根据汉字特点,通过加、减、拼、画、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
  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或偏旁部首特点,做加法或减法,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能降低汉字学习难度,还能加强字与字间联系,强化学生记忆,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组成“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而“画”和“猜”这两种方法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所谡“画”,就是结合象形字特点通过描画物体形象来引导学生认字,这种象形字在低段特别多,不仅形象直观,可趣化识字活动,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就是猜谜语识字,当学生在大约认识了500个汉字左右时,我们就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如“山上山”猜一猜是什么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还可以让学生也编一编“坐”字怎么记。学生就说:“二人土上看风景”。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也可以设计“帮妈妈找娃娃”的游戏来认字,比如学习“海”字时,告诉学生“悔”的妈妈是“每”,指导学生帮“每”妈妈找到它的孩子,在学生找出“诲、侮、海、梅”等汉字时,可以比较字形,辨别偏旁的不同,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记住字形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运用中识字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为记载语文的符号更是来自于生活。因此,识字教学回归生活便是语文回家的首要体现。生活是汉字的大舞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最好教科书,我们应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汉字,在学中用,用中学。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这样的方式,虽然需要把学生置于课堂之外,去生活中学习,有不利于管理之嫌,但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现实,让学生认识名字、路牌、广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称等等。我们在识字教学开始时,就要求家长配合,如:在家具上贴上其名称标签,孩子在家中接触家具时通过这些标签很快认识了名称,增加了识字量。一个班级几十个不同的名字,可以让学生互相叫叫名字,识识名字。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兴趣。另外,我们还可利用生活中识字调动识字积极性,让学生带来各种生活中见到的字,比如报纸、零食包装袋等等互相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分享识字的快乐,体会识字的成功感,提高识字的欲望,自然而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在逐渐提升。
  三、搭建运用平台,反复练习巩固
  要牢固识字,就必须要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特点,我们要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运用或练习的方式强化记忆。我们要搭建汉字运用平台,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通过组词造句巩固汉字运用等。我们知道,汉字运用不外乎就是听说读写,我们搭建这样平台,就是让其能正确运用,达到会读、会用、会写的目的。字词在反复地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操作,新课上课前,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不会读的再通过查字典来学习;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读字识词,检查掌握情况,一旦发现有读得不准的字音,师生及时提出进行矫正。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引导学生利用组词以及说话写话等载体,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目的。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识字大擂台活动,比一比学生谁的识字多,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生字,也可以从别的学生中获取新字,也可以进行阅读比赛达到复习生字的效果。
  当然,学生识字能力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持之一恒,把识字任务进行分解,尽量趣化识字过程,激发学生主体识字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培养识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轻松完成新课标给予的识字任务。
  参考文献:
  [1]秦小芬,乐中识字,识字中乐[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2]常佳韵,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经验探讨[J].新课程(上),2015年。
  [3]郑艳娟,根据汉字的构形理据进行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