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作者】 顾玉林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也在随之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不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创新,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贯彻到整个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教师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会研究出科学的探究教学方法,并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时教师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日后学习语文知识时可以自主分析语文问题。
  一、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有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并且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变得枯燥乏味,对学生而言无法产生吸引力,致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语文课堂教学模仿将会变得单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下降[1]。
  (二)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后的方法就是交流教学方法,当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时,教师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但现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不断的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的知识,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知识,这不仅不利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会阻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探究式学习方法也无法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三)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就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导致学习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研究分析时,学生就会依赖教师对其的帮助致使自身探究能力减弱。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提出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前,首先教师应仔细的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教师再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融入到教学方案中,从而在教学时有目的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含义和意境。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诗歌,分析诗歌语言的含义,深入意境,让学生把握意境的象征意义。然后教师再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准确的理解诗歌的意义。只有教师明确《雨巷》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深刻的体会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2]。
  (二)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对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学习语文知识。当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时,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采用朗读、讨论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介绍作者鲁迅,在介绍本文产生的背景,让学生对此有基础的了解和认知,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读课文,这时学生就会对课文产生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的阅读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学内容,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所产生的情感,这样教师就会使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含义,这不仅会让学生自主对本文进行探索,也会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3]。
  (三)创设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引发学生对教学问题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良好的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带有感情的学习《沁园春 长沙》,并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播放的内容研究教学内容。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在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并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让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际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智芳.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学主体的明确与侧重[J].求知导刊,2015,(22) :12-34.
  [2]蔡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人文精神[J].学周刊,2016,(04) :45- .
  [3]廖聪文.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