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作者】 张瑞红
【机构】 山东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课程的改革,新课标的设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那么,今天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创设情景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并以其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周围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的运行。学生好奇性强,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借助图片、录音、录像、电脑课件、游戏等多种媒体介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想象“探索者”的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想象与创作,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美术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心。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积极实践,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每位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后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通过“画”与“赏”的过程,提高理解能力,敢于对小学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有专家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如何为学生创造出“五多”空间,教师要提前准备、精心设计,力保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
四、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应该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头脑开放的创造性人才。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欲望,在教学中以“启发”为主线,使学生真正的融洽到学习的氛围中来,从而给予他们一种成功的喜悦。如在作画过程中,首先是材料上的开放。鼓励学生随意选择材料和手法去表现,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作画只能用蜡笔和水彩笔,其实只要你愿意,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都可能是组成一个个美丽画面的最佳材料。尝试了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在于培养其生活的创造力,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小学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五、充分利用现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让我们共同探索吧!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创设情景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并以其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周围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的运行。学生好奇性强,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借助图片、录音、录像、电脑课件、游戏等多种媒体介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想象“探索者”的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想象与创作,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美术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把握教学起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心。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积极实践,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每位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后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通过“画”与“赏”的过程,提高理解能力,敢于对小学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有专家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如何为学生创造出“五多”空间,教师要提前准备、精心设计,力保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
四、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应该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头脑开放的创造性人才。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欲望,在教学中以“启发”为主线,使学生真正的融洽到学习的氛围中来,从而给予他们一种成功的喜悦。如在作画过程中,首先是材料上的开放。鼓励学生随意选择材料和手法去表现,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作画只能用蜡笔和水彩笔,其实只要你愿意,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都可能是组成一个个美丽画面的最佳材料。尝试了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在于培养其生活的创造力,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小学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五、充分利用现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让我们共同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