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丁爱琴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尧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并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课堂,对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起步作文;提高;能力
  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消极心态,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从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起就进行有效指导。教师不能过早地从写作技巧、布局谋篇、文采等方面进行指导,因为学生还处于成长的初步阶段,心智方面尚不成熟,如果一味地灌输写作方面的要领,只能是揠苗助长。因此,作文教学要回归基础。
  一、正面激励学生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其显著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自尊心比较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激发其写作兴趣。笔者主要采取评语激励和榜样激励这两种形式。 
  (一)评语激励。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努力的成果,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评改作文时,教师应认真耐心地阅读完学生的文章,对于文章的优点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的评语,如:“你做得很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对于文章的缺点,要委婉地指出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最后还要对文章整体作一个积极的评价,切不可在评改时打个勾或仅仅写个“阅”字,此举只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榜样激励。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讲评,积极地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榜样激励的形式,学生的努力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写作的美好愿望得到了赞许,从而转化为写作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榜样激励的同时,要把激励的机会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不能偏袒成绩优秀的学生。
  二、培养观察能力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小学高年级的写作中,学生常常感到没什么可写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刚接触作文时没有培养起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注意细节的习惯。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总喜欢对陌生的事物了解个究竟,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却不能长时间保持,因此观察事物常常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须经以下三个步骤:一是观察前要有目的,二是观察时要注意细节,三是观察后要讨论交流。
  例如,在写“我最喜欢的动物”这篇作文之前,笔者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动物的长相、生活习惯、爱好、性格等特点,观察之后和他们讨论交流各自喜欢的动物,并写一篇作文。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学生就更明白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了解什么,收获也就更丰富了,而讨论交流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多接触生活、接触大自然,利用课外活动或者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观察花草树木以及一些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中的细节,养成观察的习惯。
  三、鼓励写个性化作文
  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题材单一、内容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长此以往,作文的指导教学不仅得不到相应提高,学生的个性也会受压制。教师在作文指导教学中观念一定要转变,应认识到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沟通的方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技巧。 
  有人主张小学作文需要模仿,而有些人主张需要个性化,笔者青睐后者,并认为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中的范文,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作文而设立的,教师重视范文的示范作用并不意味着要求学生对范文一味模仿。在作文的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写作训练的要求,结合范文的特点分析其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其借鉴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单是模仿范文,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毫无生气的,缺少了真实的情感,不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作用不大。低年级的作文指导教学要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把自己的情感表述出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说话顺序表达出来,不能鹦鹉学舌、生搬硬套。
  四、把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因此,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训练,可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可以采取这些方法:①阅读中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自律性差,只有在阅读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然后运用到作文中去;②学习课文句式仿写。如阅读中出现的比喻句、排比句等,教师应该重点地讲解,并且要求学生进行仿写;③创设语境进行改写。有些课文叙述事情与众不同,富有新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课文不一样的情境,安排他们进行改写;④教师联系课文让学生补写。有些课文的结果出乎意料,让人惊叹:或戛然而止,让人深思。这些课文都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补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很有帮助。
  五、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课堂
  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起步,教学中更需要引导和鼓励。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刻板讲解,会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课堂:①营造氛围,激发写作热情。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②放宽学生表达的空间。教学中,教师明确写作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材立意,自己命题,不限体裁,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③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既可以在写作前交流想法,也可以在习作初稿完成后,合作互评互改;④激励为主,激发写作动机。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找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使学生热爱写作文,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