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作者】 梁富琴

【机构】 桂林市荔浦县杜莫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很多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被教师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诸多小组,小组内学生进行合作与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新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讲课时虽然在知识点传授方面有容量大、时间可控性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向知识点、易错点、中考考点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比较语言教学活动,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基于这种情况,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提出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对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提倡的,它更强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自主学习和实践。此外,学会合作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是教师需要注意与培养的重点,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推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并更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小组合作有利于组员之间取长补短,沉默寡言的学生会更加活泼开朗,个性张扬的学生会沉着稳重,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使一个问题的答案多元化,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收效,让学生真正融入班级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互帮互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有些学生被边缘化、排斥化,真正意义上创建文明、团结、积极的学习环境。
  三、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1、合理划分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基本由四到五名学生组成,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组织能力等特质进行小组划分,在构成上要求每个小组学生有着合理的差异,按照综合学业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每个小组由A、B、C、D四个层次的学生组成,全班共分为10个左右的小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保证进行小组评价时的公平性。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副组长进行协助。学习小组一学期划分一次。
  2、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由小组长负总责,组织组员开展学习、生活、卫生、体育锻炼等活动。所有组员要求积极参与,以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课后自主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在课外活动(如生活、卫生、体育锻炼)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课外活动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创设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境
  在合作学习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将教师要达到的意图明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循着情境的思路,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层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go to shoping”情境,将教师的意图融合其中,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练习“can l help you?”“please try a skirt!”“how m uch is it?”等日常购物用语,使各小组成员按照课件提供的情境,由成员轮换担任购物情境中提供的角色,利用情境进行英语会话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也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利用英语讲解小故事或短文,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通过情境会话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作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的职能,与学生具有相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和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合作活动进展和内容,并促使小组讨论的内容围绕着主题。例如:教师要能够给合作小组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辅导学生提问技巧和倾听能力,对于出现的小组讨论的内部分歧应进行协调和归纳观点。教师要对小组的划分进行合理分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分组,这样增强了小组的合作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掌控能力。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话题教师应更多地设计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培养学生使用提建议句式:You may/should/can和You'd better等,学生逐步有了熟练的掌握。
  5、科学评价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组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这是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有利契机。对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实施小组评价时,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还要对整个小组的(下转第30页)(上接第53页)合作学习成果和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在促进小组集体进步的同时,兼顾学生主体的发展,实现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尤其是在过程性评价环节,初中英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个人的进步情况,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在集体学习环境中展示自己、树立信心。
  《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近些年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被广泛运用,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了合作才能有良好的交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6). 
  [2]滕小芳.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07). 
  [3]单方云.浅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12). 
  [4]庄兵章.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