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创建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作者】 王永红

【机构】 重庆市合川云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实施文言文教学,我们就应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国学精粹的历史使命,将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光大。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高效课堂 创建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精品和文化瑰宝,是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徜徉并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培养的有效载体。实施文言文教学,我们就应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国学精粹的历史使命,将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光大。而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就采用宣讲式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就是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达到能让学生理解的目的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显然只注重了文言文时代久远性难以理解的特点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一面,强调了严肃性忽视生动性,因而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等不良情绪,导致主体性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呢?在新课改的推进实践中,我们积攒了大量实践心得。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我要学”的源动力,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感支撑。文言文离我们相隔久远,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相距甚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给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带来了极大阻碍。虽然高中学生学过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同,有一定文言文素养,但还是困难重重,有拒学生于门外之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就是让兴趣成为学生情感内驱,从而让他们成为学习主体。只有他们主动性增强了,自觉参与学习了,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最大的人脉支持,其效果也就提高了。当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创设情境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激励评价、成功体验等都能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二、夯实学生文言文基础
  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夯实学生文言文基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快乐。针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翻译课文、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偏颇,新课标理念则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转移到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上来。虽然我们反对以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的讲解,但其作为文言文组成的有机部分,弄清其意义也是必须的。我们知道,“语言是储存传统的水库。”文言中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特殊形式。这些是文言文中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形式(句子)。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解词语,掌握句式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堂堂有所得,课课有所获,这样才不会让逐字逐句的讲解充斥课堂,才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榨取干净。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独立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革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受到压抑,其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明显了。新课标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是要发挥学生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知识学习。实践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我们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工。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力实践能力。
  四、积极开发文言学习资源
  虽然现行课本上的文言文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是堪称典范的优秀之作,但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这就有必要我们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一步开发文言学习资源,丰富文言学习途径,让学生在反复接触中积淀文言文素养,发展语文素养。实践中,我们要秉承“用教材教”的理念,以课本为主阵地,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文言文精品内涵,扩大教材空间,让学生走向历史,走向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审美教育。当然,开发文言文学习资源,也不仅是让学生多读文言文,我们还可以搭建以文言文为氛围的活动,如开设《汉字趣解》、《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许慎六书解字》等系列讲座,让学生从汉字的起源,形、音、意的变化发展来了解中华文明;举办《国学基础》、《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文言文诵读比赛,实施生活化文言文教学等也是良好策略,都能达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情感熏陶、传统时代文明的目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民族自豪感,还能培养学生爱文言、爱文化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教材文言,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从传统单一的讲解法中走出来,充分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而自觉学习。只有这样,他们的文言文素养提高才能是自主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彭蔚兰,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鲁枢元,语言与传统[J].中学语文,2002年。
  [3]许燕,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
  [4]郁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