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
【作者】 付增海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活泼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思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活动导入境——复旧情景——拓展新情景。活动导入情境是指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他们通过表演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拓展新的情景,就是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大胆想象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条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表演情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实施多向互动的创新性英语课堂教学
“互动”是指通过思想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人际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主动思考、大胆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群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取长补短。英语课应当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的,语言知识是在听、说、读、写的反复练习中掌握的。比如,在学习以圣诞节为主题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展示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首先在班级内布置出圣诞节的节日气氛,用彩带、气球、卡片等装扮教室,然后再办一期以“MerryChristmas”为主题的黑板报。每天在把圣诞节的知识贯穿在教学中,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能产生很多有新意的想法,既能牢固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整合教材内容,运用创新思
素质教育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又如:在学了“No smoking, please!”一文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smoking 各方面危害的知识,给老师、父亲或亲朋好友写一封劝说戒烟的信。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五、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演短剧。在学习了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搞辩论。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3.搞调查。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题材很多。学习这方面的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调查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开展“我与自然”英语征文比赛。目的是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
4.编故事。编故事是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给出常用的词和词组,让学生用这些词和词组编一个故事,启开学生心扉。中学生是一群生龙活虎、情感丰富的人,他们懂得观察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其故事也是丰富多彩的。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
一、营造活泼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思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活动导入境——复旧情景——拓展新情景。活动导入情境是指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他们通过表演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拓展新的情景,就是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大胆想象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条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表演情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实施多向互动的创新性英语课堂教学
“互动”是指通过思想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人际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主动思考、大胆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群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取长补短。英语课应当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的,语言知识是在听、说、读、写的反复练习中掌握的。比如,在学习以圣诞节为主题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展示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首先在班级内布置出圣诞节的节日气氛,用彩带、气球、卡片等装扮教室,然后再办一期以“MerryChristmas”为主题的黑板报。每天在把圣诞节的知识贯穿在教学中,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能产生很多有新意的想法,既能牢固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整合教材内容,运用创新思
素质教育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又如:在学了“No smoking, please!”一文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smoking 各方面危害的知识,给老师、父亲或亲朋好友写一封劝说戒烟的信。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五、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演短剧。在学习了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搞辩论。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3.搞调查。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题材很多。学习这方面的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调查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开展“我与自然”英语征文比赛。目的是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
4.编故事。编故事是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给出常用的词和词组,让学生用这些词和词组编一个故事,启开学生心扉。中学生是一群生龙活虎、情感丰富的人,他们懂得观察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其故事也是丰富多彩的。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