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识字教学
【作者】 贺 伟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鸣钟乡中华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需要我们从其识字兴趣培养着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授予识字方法,增强自主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积极性 识字方法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小学1-2年级,识字量多,而且有的生字又特别抽象,这就让学生学习、记忆有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汉字,是一堂识字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拓宽孩子们的思路,教给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增强孩子们的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喜欢游戏是儿童天性,儿童天生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很大帮助。我就经常把 “找朋友”、“有趣的加减”、“开火车”等游戏运用在生字教学中。譬如在教学语文第3册《小雨点》这一课汉字的巩固阶段,我出了“讠、氵、虫、口、厂、讠、王王”和“犬、主、力、今、午、炎、圭”。让同桌同学找“朋友”,组新字,让同桌的小朋友说:“你出‘厂’,我出‘犬’合在一起就是‘厌’,讨厌的‘厌’,”如果说得好,就让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借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汉字重组,提高学生的识学兴趣,增强识字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汉字规律,我还常开展“有趣的加减”活动,来帮助学生识字。譬如:学习了汉字“青”之后,我让学生加偏旁,组字 ,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来加个‘目’变成‘睛’,眼睛的睛,然后让下一个学生接着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特别活跃,特别兴奋。又譬如在生字朗读中,为了避免枯燥我就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和“我是小老师”等游戏方法朗读。“开火车”的方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识字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我就让学生“开火车”,“火车”开到哪里开不动了,就说明那个生字学生掌握不好,老师就要侧重指导,然后,在巩固阶段我也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不过,我的“火车”在班上可以是横向开,也可以是纵向开,既有单行的,,也有双向的。这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也增强了识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利用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和善于模仿这点,常常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游戏,让学生当老师,当上老师的同学就特别认真,读音准,声音宏亮,生怕自己教得不好。当完“老师”后,他的神情表现出特别高兴,特别自豪。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在识字时,很多同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因为只有自己学好了,才能当好老师,才不会让其他同学笑话。这样就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他们对识字课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识字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识字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汉字,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给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中另一个重点,也就是从“学”出发,发展智力,以“法”入手,培养能力。
(1)归类识字法。从汉字造字法来看,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几种,而形声字又占多数,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能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譬如:在学《十二生肖歌》时,有两个生字,“猪”,“猴”,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当学生说出都有“犭”时,教师就给学生说明含“犭”的字都与动物有关,再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字含“犭”,学生说出有“狗”,“猫”,“狼”等。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字。又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中,我把“胃”,“脑”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相同点,结论是都有“月”字旁,我告诉他们含“月”字旁的字一般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然后让学生举例如“腰、脑、腿、肝”等,这样把形声字进行比较、归类,提高了识记效果,让学生新旧知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汉字。
(2)图字结合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把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培养学生的能力。简笔画在教学中就可以将事物形象化、生动化、让人有极大的想象力,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譬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等字时,可以让学生一边画一边记忆生字,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3)字谜识字法。字谜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活动,运用字谜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学会了汉字,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十八口---杏,二人同行---从,日月同辉---明”等等。这样学生识记生字时不枯燥、不机械,是学得轻松又记得深刻。
三、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主体,让他们自己用眼看、用脑想,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的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学汉字,发现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如学习《编箩筐》这一课时,我让小朋友合作学习,仔细观察生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仔细看了生字后纷纷发言,学生甲:我发现了“产”是“立”加上“丿”构成的;学生乙:我发现“战”和游戏的“戏”的右边是一样的;学生丙:我发现“些”是从此的“此”和“二”组成的,这样一来,让学生自己动脑观察,自学汉字,你发现他们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惊喜。
四、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街上到处是广告牌,在商店里处处有满目琳琅商品名称,电视节目更是丰富多彩,广告、新闻、动画片等等,这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词的强化与巩固。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的教学生识字不可取,采取单调枯燥、机械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邹静,不拘一格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J].成功(教育),2011年。
[2]程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延边大学,2010年。
[3]郭爱珍,谈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1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积极性 识字方法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小学1-2年级,识字量多,而且有的生字又特别抽象,这就让学生学习、记忆有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汉字,是一堂识字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拓宽孩子们的思路,教给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增强孩子们的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喜欢游戏是儿童天性,儿童天生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很大帮助。我就经常把 “找朋友”、“有趣的加减”、“开火车”等游戏运用在生字教学中。譬如在教学语文第3册《小雨点》这一课汉字的巩固阶段,我出了“讠、氵、虫、口、厂、讠、王王”和“犬、主、力、今、午、炎、圭”。让同桌同学找“朋友”,组新字,让同桌的小朋友说:“你出‘厂’,我出‘犬’合在一起就是‘厌’,讨厌的‘厌’,”如果说得好,就让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借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汉字重组,提高学生的识学兴趣,增强识字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汉字规律,我还常开展“有趣的加减”活动,来帮助学生识字。譬如:学习了汉字“青”之后,我让学生加偏旁,组字 ,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来加个‘目’变成‘睛’,眼睛的睛,然后让下一个学生接着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特别活跃,特别兴奋。又譬如在生字朗读中,为了避免枯燥我就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和“我是小老师”等游戏方法朗读。“开火车”的方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识字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我就让学生“开火车”,“火车”开到哪里开不动了,就说明那个生字学生掌握不好,老师就要侧重指导,然后,在巩固阶段我也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不过,我的“火车”在班上可以是横向开,也可以是纵向开,既有单行的,,也有双向的。这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也增强了识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利用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和善于模仿这点,常常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游戏,让学生当老师,当上老师的同学就特别认真,读音准,声音宏亮,生怕自己教得不好。当完“老师”后,他的神情表现出特别高兴,特别自豪。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在识字时,很多同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因为只有自己学好了,才能当好老师,才不会让其他同学笑话。这样就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他们对识字课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识字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识字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汉字,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给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中另一个重点,也就是从“学”出发,发展智力,以“法”入手,培养能力。
(1)归类识字法。从汉字造字法来看,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几种,而形声字又占多数,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能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譬如:在学《十二生肖歌》时,有两个生字,“猪”,“猴”,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当学生说出都有“犭”时,教师就给学生说明含“犭”的字都与动物有关,再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字含“犭”,学生说出有“狗”,“猫”,“狼”等。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字。又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中,我把“胃”,“脑”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相同点,结论是都有“月”字旁,我告诉他们含“月”字旁的字一般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然后让学生举例如“腰、脑、腿、肝”等,这样把形声字进行比较、归类,提高了识记效果,让学生新旧知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汉字。
(2)图字结合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把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培养学生的能力。简笔画在教学中就可以将事物形象化、生动化、让人有极大的想象力,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譬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等字时,可以让学生一边画一边记忆生字,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3)字谜识字法。字谜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活动,运用字谜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学会了汉字,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十八口---杏,二人同行---从,日月同辉---明”等等。这样学生识记生字时不枯燥、不机械,是学得轻松又记得深刻。
三、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主体,让他们自己用眼看、用脑想,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的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学汉字,发现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如学习《编箩筐》这一课时,我让小朋友合作学习,仔细观察生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仔细看了生字后纷纷发言,学生甲:我发现了“产”是“立”加上“丿”构成的;学生乙:我发现“战”和游戏的“戏”的右边是一样的;学生丙:我发现“些”是从此的“此”和“二”组成的,这样一来,让学生自己动脑观察,自学汉字,你发现他们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惊喜。
四、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街上到处是广告牌,在商店里处处有满目琳琅商品名称,电视节目更是丰富多彩,广告、新闻、动画片等等,这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词的强化与巩固。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的教学生识字不可取,采取单调枯燥、机械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邹静,不拘一格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J].成功(教育),2011年。
[2]程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延边大学,2010年。
[3]郭爱珍,谈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