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把握三种尺度 搞好体育教学
【作者】 赖 玫
【机构】 重庆市沙坪区杨公桥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现代体育教学理念赋予了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体育教学的技能训练,又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疏导,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乐趣。体育教学目标是多维的,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把握好三种尺度,高度注重学生身体形态、身心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健身益智的目的。
一、把握宽严尺度,构建良好课堂秩序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一堂体育课没有达到最终目的,或者效果不理想,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要多想想自己在教学计划、方式、内容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和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法,而不应只会一味责骂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等等。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我也有切身的体会。在一次二年级耐力跑课程中,我强行要求学生按队形在150米跑道上完成3圈,结果有一半的同学不跑或者是减跑距离,没完成任务。当时我非常气愤,大骂了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并要求重跑,但还是没完成。课后我反复找原因,发现自己在课堂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给同年级另一班学生上相同内容课程时,我就在方法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改进:分小组跑、自由结伴跑,围绕学校大树、乒乓台跑等等。结果效果明显,学生们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二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要宽容理解,严肃处置。课堂上难免会有个别学生不太遵守纪律,或者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沉住气,要学会就事论事,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学生定性,不能动不动就给其扣上“差生”或者“笨蛋”的大帽子;但对其给同学和教学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则应该严肃指出其危害,并且严肃认真处理,避免其继续发展,危害课堂教学秩序。如一次六年级体育课中,一名男生不断骚扰其他同学,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课堂上我对其严厉批评,及时制止了其错误行为。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其一次不适当的表现就将其打入另册,而是在课后侧面了解其家庭情况,及时找其谈心,进行开导,以情动人,经过反复教导,该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行为明显好转,最后还被任命为体育科代表。
三是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严格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采用一切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所以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活”而“活”。如在上跳跃课的时候,我就先后开展了“模仿动物跳”、“单脚跳斗鸡”、“二人单脚抢帽子”、“跨河沟”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游戏和对抗中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实现了目标。
二、把握长短尺度,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一是把握好学生的长短,合理教学。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其突出的方面,同时也难免存在不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发现判断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并善于扬长避短,积极开发学生潜力,才能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位较胖的同学在校运动会中,参加了短跑比赛,但因成绩不太理想而感到悲观沮丧。事后我同他一起分析原因,综合其身体条件,建议重点进行投掷练习,最终在下一次运动会上,该学生参加投掷项目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是把握好教学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年级以及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设置时间长短。对于低年级学生,量要少,时间宜短;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增加练习的量和时间。如在低年级的30米快速跑中,我让学生最多在直道中快速冲刺两次后,就以游戏方式进行调节;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我就适当增加快速冲刺次数。
三、把握难易尺度,因材施教培养人才
一是找准教学难点,寻求重点突破。教学都有难点和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辨别和区分,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易于操作的教学计划。而不是仅仅是照本宣科,上完了事。如在前滚翻成蹲撑教学中,学生的滚动动作不够连贯圆润,我就重点训练了学生在垫上的自由滚翻动作,提高学生滚动的协调性,最后再将整个动作结合起来练习,学生们的动作就连贯了很多,达到了最终教学目的。
二是根据学生水平,区别教学。学生由于先天原因,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具体动手能力方面会存在差距,同样一个内容,可能有的觉得困难,有的觉得容易,这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如在400米至600跑教学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就安排多跑;身体较差的,就安排少跑一些距离。另外在跳高练习中,有的学生因胆怯不敢跳,我就让勇敢的先跳,带动胆小的学生跳过去,最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学要求完成任务。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我认为教学有法。体育教学看似简单,要真正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也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勤于思考探索,善于归纳总结,勇于行动实践,从而不断把体育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把握宽严尺度,构建良好课堂秩序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一堂体育课没有达到最终目的,或者效果不理想,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要多想想自己在教学计划、方式、内容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和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法,而不应只会一味责骂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等等。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这方面我也有切身的体会。在一次二年级耐力跑课程中,我强行要求学生按队形在150米跑道上完成3圈,结果有一半的同学不跑或者是减跑距离,没完成任务。当时我非常气愤,大骂了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并要求重跑,但还是没完成。课后我反复找原因,发现自己在课堂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给同年级另一班学生上相同内容课程时,我就在方法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改进:分小组跑、自由结伴跑,围绕学校大树、乒乓台跑等等。结果效果明显,学生们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二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要宽容理解,严肃处置。课堂上难免会有个别学生不太遵守纪律,或者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沉住气,要学会就事论事,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学生定性,不能动不动就给其扣上“差生”或者“笨蛋”的大帽子;但对其给同学和教学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则应该严肃指出其危害,并且严肃认真处理,避免其继续发展,危害课堂教学秩序。如一次六年级体育课中,一名男生不断骚扰其他同学,严重扰乱课堂秩序,课堂上我对其严厉批评,及时制止了其错误行为。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其一次不适当的表现就将其打入另册,而是在课后侧面了解其家庭情况,及时找其谈心,进行开导,以情动人,经过反复教导,该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行为明显好转,最后还被任命为体育科代表。
三是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严格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采用一切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所以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活”而“活”。如在上跳跃课的时候,我就先后开展了“模仿动物跳”、“单脚跳斗鸡”、“二人单脚抢帽子”、“跨河沟”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游戏和对抗中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实现了目标。
二、把握长短尺度,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一是把握好学生的长短,合理教学。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其突出的方面,同时也难免存在不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发现判断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并善于扬长避短,积极开发学生潜力,才能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位较胖的同学在校运动会中,参加了短跑比赛,但因成绩不太理想而感到悲观沮丧。事后我同他一起分析原因,综合其身体条件,建议重点进行投掷练习,最终在下一次运动会上,该学生参加投掷项目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是把握好教学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年级以及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设置时间长短。对于低年级学生,量要少,时间宜短;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增加练习的量和时间。如在低年级的30米快速跑中,我让学生最多在直道中快速冲刺两次后,就以游戏方式进行调节;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我就适当增加快速冲刺次数。
三、把握难易尺度,因材施教培养人才
一是找准教学难点,寻求重点突破。教学都有难点和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辨别和区分,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易于操作的教学计划。而不是仅仅是照本宣科,上完了事。如在前滚翻成蹲撑教学中,学生的滚动动作不够连贯圆润,我就重点训练了学生在垫上的自由滚翻动作,提高学生滚动的协调性,最后再将整个动作结合起来练习,学生们的动作就连贯了很多,达到了最终教学目的。
二是根据学生水平,区别教学。学生由于先天原因,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具体动手能力方面会存在差距,同样一个内容,可能有的觉得困难,有的觉得容易,这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如在400米至600跑教学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就安排多跑;身体较差的,就安排少跑一些距离。另外在跳高练习中,有的学生因胆怯不敢跳,我就让勇敢的先跳,带动胆小的学生跳过去,最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教学要求完成任务。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我认为教学有法。体育教学看似简单,要真正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也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勤于思考探索,善于归纳总结,勇于行动实践,从而不断把体育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仁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