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感悟
【作者】 高光慧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象鼻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需要,是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的第一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是从以下方面去做的:
一、注重课内识字 让学生乐学
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题氛围
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亲近,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主动性高。
在教学识字前,做到:(1)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识字,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可以看图识字,可以读拼音识字,可以借助字典识字等。(2)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识字。在对小组进行分工时,刚开始,我分为八人一组,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效果很差。于是我又改成四人一组,选出一位小组长,效果就明显好多了。教师指导学生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控制。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内人人参与学习、交流识字、组词、说话等。(3)抽学生在班级展示,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这个字的。其他同学仔细听,组内、组与组间都可以补充回答。师生都可以及时评价。评价都用鼓励的语言。(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5)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生字,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6)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查,采用齐读、分组读、抽读、小老师教读,做练习等,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评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课后及时反思,对该堂课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足,进行反思、总结,便于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
2、采用直观教具、现代教学:
教学中遵循直观性原则,适当运用直观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等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简单、明确、具体。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使学生很快识字,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3、多表扬、鼓励学生
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老师一表扬,就信心十足、干劲十足,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我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常挂在嘴边的是:你回答的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你有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等等。有时给予掌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班有这样一位孩子,他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胆子特别小,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当我第一次抽他起来认读生字时,他慢慢地站起来,头低低的,不说话,我走到他跟前,亲切地说:请你读读黑板上的生字。他慢慢抬起头,脸红红的,很小声地读,声音低得让旁边的同学都无法听见。我没有批评他,还鼓励他:你今天真棒!能起来回答问题。你真了不起!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果然,第二天我抽他回答问题时,他的声音比昨天大多了。从那以后,他都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表扬、赞美的力量真大。
二、运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乐学
学生识字的兴趣有了,还要把学习的生字记住。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运用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去自学,自己去想、自己去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如:生字的书写上,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同音字混淆所产生的错误。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很浓,课堂上会纷纷举起小手。
1、看图识字法:
图画是客观事物在纸上的具体反映,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地作用于孩子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各种插图,把识字与认识客观事物相结合: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组词等。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学习“休、月、日、火、耳”等许多生字时,都是通过图画直观形象地学习。
2、形象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描述、直观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生字、理解意思。如:在教学“休”时这样描述:一个人靠着一棵树睡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认识、理解这个字了。
3、归类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汉字的造法、字形上去把字进行适当的归类。如:认识“江、河、湖、海、洋、洗、溪、泊”等带有三点水的字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不同点。鼓励学生自己说出:这些字都带有三点水,都与水有关。同时进行拓展:想想、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课外的生字,拓宽了知识面。
三、注重课外识字 鼓励运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汉字。平时留心观察,从电视上、街道、广告牌、公交车上等地方去观察汉字、学习汉字、积累汉字。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可以问身边的人,可以问老师、同学。这样会认识很多字。
鼓励学生读喜欢的课外书:《成语故事》、《故事大王》、《笑话》、《漫画》、《科学家的故事》、报刊、杂志等。让他们去读,去认识其中的汉字,去记住其中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每节语文课前,我就抽一位同学上台讲自己准备的小故事、笑话,或者背诵课文、古诗。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不理想。第一次我选择了一位平时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刘毅。在上台前,他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讲的成语故事有点长,背不到。我亲切地对他说:大胆讲吧,没关系!当他站上讲台时,十分紧张,小脸蛋红红的,有点害怕。我马上鼓励他大胆、声音洪亮。于是,他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接着较大声地讲起成语故事《亡羊补牢》,他照着书讲,声音慢慢大起来。他买的这个版本是没有注音的,讲完这个故事,他只错了一个字,这是他课外认真识字的成果。我和孩子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同时,鼓励其他孩子下去认识汉字,积累汉字,积极做准备。每天争着讲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既让孩子学习了汉字,又让孩子运用了汉字,锻炼了孩子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又为今后的写话、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大纲、教材的相关要求,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效果,识字课也有了味道,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注重课内识字 让学生乐学
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题氛围
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亲近,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主动性高。
在教学识字前,做到:(1)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识字,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可以看图识字,可以读拼音识字,可以借助字典识字等。(2)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识字。在对小组进行分工时,刚开始,我分为八人一组,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效果很差。于是我又改成四人一组,选出一位小组长,效果就明显好多了。教师指导学生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控制。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内人人参与学习、交流识字、组词、说话等。(3)抽学生在班级展示,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这个字的。其他同学仔细听,组内、组与组间都可以补充回答。师生都可以及时评价。评价都用鼓励的语言。(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5)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本节课我学会了哪些生字,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6)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查,采用齐读、分组读、抽读、小老师教读,做练习等,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评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课后及时反思,对该堂课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足,进行反思、总结,便于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
2、采用直观教具、现代教学:
教学中遵循直观性原则,适当运用直观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等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简单、明确、具体。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使学生很快识字,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3、多表扬、鼓励学生
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老师一表扬,就信心十足、干劲十足,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我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常挂在嘴边的是:你回答的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你有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等等。有时给予掌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班有这样一位孩子,他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胆子特别小,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当我第一次抽他起来认读生字时,他慢慢地站起来,头低低的,不说话,我走到他跟前,亲切地说:请你读读黑板上的生字。他慢慢抬起头,脸红红的,很小声地读,声音低得让旁边的同学都无法听见。我没有批评他,还鼓励他:你今天真棒!能起来回答问题。你真了不起!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果然,第二天我抽他回答问题时,他的声音比昨天大多了。从那以后,他都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表扬、赞美的力量真大。
二、运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乐学
学生识字的兴趣有了,还要把学习的生字记住。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运用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去自学,自己去想、自己去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如:生字的书写上,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同音字混淆所产生的错误。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很浓,课堂上会纷纷举起小手。
1、看图识字法:
图画是客观事物在纸上的具体反映,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地作用于孩子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各种插图,把识字与认识客观事物相结合: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组词等。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学习“休、月、日、火、耳”等许多生字时,都是通过图画直观形象地学习。
2、形象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描述、直观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生字、理解意思。如:在教学“休”时这样描述:一个人靠着一棵树睡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认识、理解这个字了。
3、归类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汉字的造法、字形上去把字进行适当的归类。如:认识“江、河、湖、海、洋、洗、溪、泊”等带有三点水的字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不同点。鼓励学生自己说出:这些字都带有三点水,都与水有关。同时进行拓展:想想、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课外的生字,拓宽了知识面。
三、注重课外识字 鼓励运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汉字。平时留心观察,从电视上、街道、广告牌、公交车上等地方去观察汉字、学习汉字、积累汉字。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可以问身边的人,可以问老师、同学。这样会认识很多字。
鼓励学生读喜欢的课外书:《成语故事》、《故事大王》、《笑话》、《漫画》、《科学家的故事》、报刊、杂志等。让他们去读,去认识其中的汉字,去记住其中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每节语文课前,我就抽一位同学上台讲自己准备的小故事、笑话,或者背诵课文、古诗。刚开始的时候,效果不理想。第一次我选择了一位平时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刘毅。在上台前,他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讲的成语故事有点长,背不到。我亲切地对他说:大胆讲吧,没关系!当他站上讲台时,十分紧张,小脸蛋红红的,有点害怕。我马上鼓励他大胆、声音洪亮。于是,他很有礼貌地自我介绍,接着较大声地讲起成语故事《亡羊补牢》,他照着书讲,声音慢慢大起来。他买的这个版本是没有注音的,讲完这个故事,他只错了一个字,这是他课外认真识字的成果。我和孩子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同时,鼓励其他孩子下去认识汉字,积累汉字,积极做准备。每天争着讲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既让孩子学习了汉字,又让孩子运用了汉字,锻炼了孩子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又为今后的写话、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大纲、教材的相关要求,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效果,识字课也有了味道,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