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张 瑜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首要前提,也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高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让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首要前提,也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虽然没有要求那么强烈,但到了小学高段,新课标也要求加强培养。而在“应试”当道的现在,我们教学普遍注重听、说技能的训练,忽视了阅读技能的培养,这是与新课标要求相悖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仍然不可忽视。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为: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创新方法,加强落实,才能让学生在长期培养中得到提升。
  一、精心设计,加强资源整合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阅读量的扩大,还需要阅读面的扩大。而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普遍低下,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只仅仅注重了教材上的阅读,还没有真正拓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配套的实用的阅读教材,仅凭课内故事和配图短文的英语阅读内容,对于小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简直是杯水车薪,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我们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搜集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学生阅读的英语读物。
  (一)发掘课程资源。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但须达到一定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更好的输出,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我们学习语言的目标,而大量的阅读正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大量阅读材料源于教师的发掘。比如针对低年级词汇量小,教师可以通过书店、图书馆寻找一些配图的英语连环画或者找一些学生熟知的经典小故事,如小马过河、小红帽等,这些内容可以降低因词汇量小所带来的阅读难度,针对中高年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找一些小段文让学生阅读,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要带着一定问题去思考,完成类似判断对错、给图排序、复述等练习,加强阅读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二)精心选择内容。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生词率在3%-5%之间。让学生能读懂70%-80%的内容;短文的内容形式多样化,包括童话故事、电话小留言、圣诞节小贺卡、简短书信及图表等。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等,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生理和智力水平的英语读物,如《英语周报》等;内容符合儿童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教材的主题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
  二、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三个结合”
  灵活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保证。因为灵活多样的方法本身就具有新颖性和具有激趣性,能很好诱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要常从传统讲解式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创新策略施教。
  (一)阅读教学与朗读相结合。阅读能力的首要体现便是朗读能力,不会朗读或没有朗读习惯的人,其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太强。因此,以读为径的朗读能力培养,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大量朗读。为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可以老师范读或多媒体进行领读,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声音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注意单词,帮助学生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fly、climb、ride、skip、walk和swing这六个表示动作的单词时,我们就可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Today is Tom’s birthday。He and his father ride the bike to the circus.In the circus,Tom can see many animal’s tiger,horse、monkey、bee…演示蜜蜂在花丛中飞问What can you see?有学生马上大声回答I can see a bee。紧接着我又说道Look at the bee.It can fly.引出新单词后引导学生说Little bee,little bee,fly out,fly out。实践中,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朗读教学,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教师可运用范读、模仿动物声音读、高低调朗读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和语感。
  (二)阅读教学与动手相结合。学生思维策略让的发展与动手操作有着重要关系。皮来杰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设计出一些可让学生亲自动手的阅读环境。如材料所描述的是一动物,让学生根据英语句子的描写发挥想象或画图。例如在教授完身体各个器官后,学生阅读如下短文What am I。Please guess。I’m very big.I have a long nose and two big ears。My ears are very big just like two fans。I have two long and white teeth,they are very nice.I have four strong legs。My tail is long.Do you know what I am?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短文内容画出图片。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阅读猜谜和画画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语言知识。
  (三)阅读教学与表演相结合。英语是极富有表现性的语言,能有效培养学生表演兴趣和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根据英语教学内容,设计表演型课,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表演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创新能力。例如在,U7 At a snack bar课时,我们把可课文中的知识化为舞台上精彩的一幕,搭设一个Supermarket的背景,有Toy shop、Cloths shop、Fruit shop、Snack bar等。然后让每一小组的成员演绎其中一个场景,而且各小组不能重复。当然我还兼职“编剧”,尽量要让每一位学生在舞台上“激情”燃烧起来。例如在Snack bar卖场S1:Hello,…S2:Hello,…Welcome to our snack bar。Can I help you?S1:I’d lik a glass of juice。S2:Anything else?S1:No,thank you。How much is it?S2:The juice is 5 yuan。S1:Here you are。S2:Thank you。Welcome again。(其他顾客继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把教材中那些贴近生活的语言素材,搬上一个个的“小舞台”上,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去参与表演。实践中,我们就象这样,想方设法使学生动起来,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尽享“舞台上”的激情。
  总之,培养学生小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创新策略,进行探索实践,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
  [2]缪瑜萍,浅析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年。
  [3]王玉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