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探究
【作者】 陆小素
【机构】 新疆巴州石油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素质教育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近年来学校倡导高效课堂,笔者是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通过学习与实践,现就“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提高教学艺术,优化教学过程
1、认真备课。
在备课方面,要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切实加强课堂研究,避免上课马虎,然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2、认真上课。
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
3、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5、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间存在着智力、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编组时就要注意合理搭配,优劣互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要注意发挥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的小组也应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条件。积极的活动竞赛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积极多样的评价手段,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活泼的课堂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锤炼语言表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备好课是正确的思维沉积,而讲好课却是知识能力的升华。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教学语言应该是:
1. 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2. 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无误、干净利落、不说废话、不带病句、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同时从信息原理上看,教学语言的速度必须科学合理,使其与教学对象对语言信息反馈的速度相适应。
3. 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下,沿着教师语言的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一步的探求真知,寻求答案,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4. 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如果教师讲课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大脑皮层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听起课来精力集中,感到深刻,并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老师应该不断地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创造出最优美动听而具魅力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忠泓.减负,从高效课堂开始[J]. 中国民族教育. 2011(Z1)
[2] 钱金明.有效语文课堂的三大基石[J]. 语文教学通讯. 2011(18)
[3] 杨雅清,苑捷.论高效教学的落实[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近年来学校倡导高效课堂,笔者是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通过学习与实践,现就“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提高教学艺术,优化教学过程
1、认真备课。
在备课方面,要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切实加强课堂研究,避免上课马虎,然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2、认真上课。
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
3、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5、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间存在着智力、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编组时就要注意合理搭配,优劣互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要注意发挥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的小组也应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条件。积极的活动竞赛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积极多样的评价手段,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活泼的课堂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锤炼语言表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备好课是正确的思维沉积,而讲好课却是知识能力的升华。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教学语言应该是:
1. 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2. 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无误、干净利落、不说废话、不带病句、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同时从信息原理上看,教学语言的速度必须科学合理,使其与教学对象对语言信息反馈的速度相适应。
3. 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下,沿着教师语言的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一步的探求真知,寻求答案,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4. 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如果教师讲课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大脑皮层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听起课来精力集中,感到深刻,并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老师应该不断地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创造出最优美动听而具魅力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忠泓.减负,从高效课堂开始[J]. 中国民族教育. 2011(Z1)
[2] 钱金明.有效语文课堂的三大基石[J]. 语文教学通讯. 2011(18)
[3] 杨雅清,苑捷.论高效教学的落实[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