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藏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作者】 德 吉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85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性,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藏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特别是在深化课改、追求课堂高效的今天,探索藏语文高效教学策略尤为必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建构初中藏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建构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我在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积极思维少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提高备课实效是建构高效课堂奠定的基础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一)备课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1.关注课程标准:全面贯彻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同时还要灵活使用课程标准,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2.关注教材:教师吃透教材,掌握课文重点,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并且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去。
  3.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知道学生该学什么,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顾及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水平,激发兴趣点设计适合可行的方案。
  (二)备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有效”
  1.有效设计课堂导语 
  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藏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2.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它应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助学生走进文本,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问的目标明确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问精当便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 
  3.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自己的特征和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习策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以激发学生内部动机,“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为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三、优化课堂结构是构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我们在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方面多下功夫,做出有益的探索,建构起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取得了实效。
  1.预习交流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课堂上,学生将查阅的资料分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2.预设目标
  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 
  3.自主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及探讨目标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本中,理解材料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对文章精华进行吸收、消化。要在把握文章结构,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文章的重点部分,要读文章中最有特色、最感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品味时,要抓住重点字、词、句去细品;要抓住文章的妙处、细处、动人处去回味。从而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学生还要从精读中体味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内容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找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感知到什么程度,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积累而定,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出简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4.合作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在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预设的目标,并且在交流中又会获得新的感悟,不断生成新目标。这使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与自身体验相关的知识。 
  5.自我总结
  每节课,留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总结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在教师小结重点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学习效率是否高等问题。 
  6.反馈拓展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情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藏语文课堂中,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才能逐步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