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搞好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作者】 毕雪琴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素养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美术课堂教学远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搞好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笔者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教学过程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使课堂教学生动与活泼。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和实践,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能够实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请专家来校讲学;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时,美术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尽力使自己的讲课达到“小说般的情节,相声般的幽默,诗歌般的激情”,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总之,要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和谐相处,使之和谐。
  二、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一些美术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补充教材,整合资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整合教材,变换教材中各个单元顺序。编写校本教材,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自身专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编写出本校美术教材,形成学校美术教学特色,使其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教师应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过去以课堂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多变地采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美术课堂教学各项教学元素的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及相互协调”,既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又给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美术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美术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把平常课当优质课上,把优质课当平常课上”、“良好的教学心态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初中美术教师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美术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美术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老师必须具有新精神、新理念、新思路的新型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自我反思,同行的切磋互助,领导、专家的专业引领是我们教师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创新思维,更深入熟悉教材,更多地与老师们交流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中进行比较、反思,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