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作者】 孙超群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游戏是幼儿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要使幼儿有能力又合群,就要多鼓励幼儿参加群体游戏,在群体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活动;开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更多、更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上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
  讲解。以游戏为主课堂活动,少不了要对游戏规则进行讲解。如何讲解可以使幼儿更明白呢?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然后决定使用的讲解方式: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规范用语讲解,而对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讲解所用的语言必须儿化。只有这样,每个年龄层的幼儿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才能够接受及理解。其次讲解还可以借助身体语言。对于年龄小、善于模仿的幼儿来说,语言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辅于身体的动作,具体形象直观,幼儿一目了然。
  提示和暗示。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尴尬:问了一个问题,结果所有的幼儿都不会回答。这时怎么办?往往心急的老师会把答案公布出来,让孩子依画葫芦地跟着说。但这样做违背了问问题的初衷。为了让孩子明白或说出答案,老师可以提示幼儿,如说一些幼儿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又或者详细地说一说事物本身的特征和特性,让幼儿多一些参考的资料,最后通过自己的组织、拼合等方法找到答案。在电脑的操作过程中,幼儿经常会说:老师,我不会。我们要对此表示疑惑:幼儿是真的不会还是过于依赖老师呢?这时用暗示的方法给予帮助,会比完全公布答案和手把手地教效果要好得多,在操作上才能慢慢脱离依赖,逐渐独立起来。
  运用示范、演示。示范对于游戏操作来说是关键。幼儿的常规和操作都是从老师的示范中模仿得到的。如:电脑活动时的上机正确坐姿,鼠标的正规握法和点击等等。第一次操作前往往要由老师亲身示范动作,再配上语言解释,幼儿才能完全掌握和运用。游戏的演示是活动前最常见的讲解方式。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游戏包罗万象,我们除了让幼儿听、看提示来完成游戏外,更会演示范例来介绍新游戏的类型及玩法,帮助幼儿区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以便让幼儿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摸索,操作起来也更快。
  运用多种角色。“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因此,在活动中老师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榜样,这是为了树立老师的威信,只有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你比他聪明能干,幼儿才能信服你并且认真地接受你的意见。玩伴,即可以与幼儿合作完成游戏的人,这个角色表面上是跟幼儿共同探索游戏,实质上是暗中给予帮助。游戏人物,这是最吸引幼儿的角色,老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兔,或是大家一起扮演黑猫警长去抓小偷等,老师和幼儿融入到同一个情境中,幼儿会很自然地向你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染者,这要求老师必须带着真情实感投入到幼儿中,站在幼儿的立场,给予他鼓励与肯定,如“我们一起闯关吧”……在角色扮演中,老师要注意适时的参与、退出。参与时要进入角色,退出后要注意观察反馈,其中的指令也要相当明确,幼儿才可以明白到老师的角色换置。
  激发和鼓励。激发兴趣和鼓励操作,是老师指导游戏活动时一种重要的手段。兴趣是导师,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呢?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略带鼓动性的话语对激发他们的兴趣有相当的作用,如:小兔说今天带我们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去吗?而中班的孩子则需要老师故作神秘:超人打怪兽里面的怪兽可厉害了,你们能帮超人想个办法打败怪兽吗?在大班,一些悬念性的语言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如:老鼠爸爸最后到底把女儿嫁给了谁呢?同时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在保持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兴趣至关重要。幼儿有时会对枯燥的操作感到乏味,或是对过于简单、趣味性不强的游戏感到无聊。幼儿完成一个简单的操作或认识一个汉字,老师都有鼓励表扬幼儿的义务,得到鼓励的幼儿会大胆地尝试,勇敢探索,自己完成游戏。
  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实施。选择合适游戏场地。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园内的户外场地为幼儿创设合理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场地,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如:沙池及玩水设备等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利用率极高,因为这类游戏活动可使幼儿自由地操作,无拘无束地参与,更能启发他们的幻想力。另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一些旧轮胎供幼儿滚动、码叠等。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
  投放适龄游戏材料。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要考虑适龄、有趣、有挑战性、成功感的材料,这样能激发幼儿积极参加的热情。如:把户外活动场地和游戏设置得犹如游乐场,投放“打怪兽”、“给小动物喂食”、“荷叶下躲雨”等游戏材料,幼儿玩得愉快;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且喜欢探索、喜欢挑战,于是我们为提供一些低结构的运动材料,如:玩玩板凳,投放一人一条板凳,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一个人玩的玩法,他们很快发现几个人玩会更好玩,可以合作、竞赛等.
  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是老师观察幼儿动作发展的最有利的时机,无须专门组织每位幼儿同时参加评估活动。另外,在户外游戏中,幼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和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如:游戏中,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产生了冲突,那么老师先不要听信一面之词,妄下结论,分辨谁是谁非,要先观察,如果孩子自己能解决,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事态扩大,解决不了,老师从中引导,帮他们分析问题,找出协调的方法。让他们在这过程中学会谦让、谅解和心中有他人。
  因地制宜开展游戏。幼儿园缺少大型积木、积塑,但自然条件丰富,如泥、沙、竹木制品等,都是极好的结构游戏材料。可以组织孩子们玩泥,挑选粘性强的泥供幼儿捏动物、植物等形象;玩沙,选土石较少的沙置于沙坑中,幼儿可在此进行筑路、垒山等玩沙游戏,玩沙时要教育幼儿注意保护眼睛;玩拼棒游戏,即用竹筷,小木棒拼构物体的平面图象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构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很有益处;玩积竹游戏,南方农村竹资源丰富,有竹子做结构玩具很有前途。 
  幼儿园的游戏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利用,就能为幼儿组织丰富多采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