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蒲小丽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长田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是数学教学取得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完全“忠实”教材的做法,仅仅是只让学生学到书面的东西,而非数学真正有用的知识,即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才是走向高效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内容 设计 实践策略
“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两个截然不可分的教学问题。“教什么”是“如何教”的前提,“如何教”在授予学法的教学中本身也是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教什么”也有一个更广义的认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思考并实践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不防用教学内容设计来阐述这一概念。我们知道,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学科特殊性,其与一般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既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从主观方面来说,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设计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即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基于此的设计,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走向高效的前提,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而有些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并不是没有考虑到上述的因素,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忽略了某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让学优生和学困生达到一个均衡点。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现状简析
从大量走访、观察看,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所授内容与设计,即“教什么”和“如何教”呈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成为桎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面对现实,沉思分析,从问题中突围,找到破解策略。
(一)完全“忠实”于“教教材”。我国一直将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很多教师都不敢大胆的尝试突破,完全“忠实”于“教教材”。实际上,新理念是要求我们“用教材教”,把教材当“例子”教学。如果我们一味的应用固有的内容教学,就会形成严重的照本宣科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太大的成就感,因为很难得到蕴藏在教学内容后面的数学相思和方法,仅仅只学到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把数学最后果要的精髓给学掉了。
(二)教学目标设计定位不科学。教学目标是教学努力的方向,是学生数学素养达成阶段提升的定位。然而,我们很多教师自作主张教学定位目标,根本不从长远的、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不是过高定位就是降低要求。我们知道,过高过低都是有违新课标的。因此,我们要在通识新课标的前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设计目标才是科学的。落实到教学内容设计中,就应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教学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不切实际地删减了一些自认为不利于学生理解的东西,这样就从主观上将学生的数学能力禁锢在了某一个范围之内。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设计新意性不足。从表面上看,教学内容设计就是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有些班级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稳步提升,而且学习方法较好,不仅时间少,而且效率高。但是有些班级的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成绩非常的不理想。同样的数学学习内容,之所以得到不同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进行设计,在本文中以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多数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所谓的全等就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但是有些教师会通过身边的案例以及一些具体的例题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之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逐步去理解和记忆,通过一系列的联系来强化。如此一来,四十分钟的数学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含义、应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来说,设计的单一性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源于教材,“远离”教材。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内容来说,现阶段的设计并没有办法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源于教材同时又“远离”教材。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在此,我们依然以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应将所要讲解的课程熟记在心,尝试一下不用教材来教学。这样在直观方面,就会让学生打破教材的限制性,但教师必须强调这一课在总体的重要性。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将教材收起来,保证设计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一条主线,学生按照教师的主线来提问题,教师讲解问题,这样以问题的提问和解答方式将相似三角形的含义、应用、解题方式进行有效的传授,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记忆和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题让学生彻底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内容。
(二)成立教学内容研究设计小组。即数学教研组。现阶段的学校发展体系越来越健全,多数的学校都会将数学教师分为数学组,这样不仅便于日常的工作,同时能能够让教师之间及时的讨论问题,进行更好的教学设计。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让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更好的融入到学习内容中,要比单一的教师思考,更具时效性。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应用这种方法,并且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专门的设计研究小组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在起始阶段达到目标后,就开始拓展“业务”,这样会对日后的教学内容设计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的高度统一。
总之,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慎密思考和尝试实践。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取到了一个较好的效果,随着新课标的大力践行,我相信,我们能够取到一个更好的成绩,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真正有效提高,而不仅是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
参考文献:
[1]出志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年。
[2]朱芳芳,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J].成功(教育),2009年。
[3]张卫星,有价值数学问题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内容 设计 实践策略
“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两个截然不可分的教学问题。“教什么”是“如何教”的前提,“如何教”在授予学法的教学中本身也是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教什么”也有一个更广义的认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思考并实践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不防用教学内容设计来阐述这一概念。我们知道,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学科特殊性,其与一般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既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从主观方面来说,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设计要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即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基于此的设计,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走向高效的前提,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而有些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并不是没有考虑到上述的因素,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忽略了某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让学优生和学困生达到一个均衡点。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现状简析
从大量走访、观察看,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所授内容与设计,即“教什么”和“如何教”呈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成为桎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面对现实,沉思分析,从问题中突围,找到破解策略。
(一)完全“忠实”于“教教材”。我国一直将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很多教师都不敢大胆的尝试突破,完全“忠实”于“教教材”。实际上,新理念是要求我们“用教材教”,把教材当“例子”教学。如果我们一味的应用固有的内容教学,就会形成严重的照本宣科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太大的成就感,因为很难得到蕴藏在教学内容后面的数学相思和方法,仅仅只学到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把数学最后果要的精髓给学掉了。
(二)教学目标设计定位不科学。教学目标是教学努力的方向,是学生数学素养达成阶段提升的定位。然而,我们很多教师自作主张教学定位目标,根本不从长远的、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不是过高定位就是降低要求。我们知道,过高过低都是有违新课标的。因此,我们要在通识新课标的前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设计目标才是科学的。落实到教学内容设计中,就应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教学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不切实际地删减了一些自认为不利于学生理解的东西,这样就从主观上将学生的数学能力禁锢在了某一个范围之内。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设计新意性不足。从表面上看,教学内容设计就是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有些班级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稳步提升,而且学习方法较好,不仅时间少,而且效率高。但是有些班级的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成绩非常的不理想。同样的数学学习内容,之所以得到不同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进行设计,在本文中以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多数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所谓的全等就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但是有些教师会通过身边的案例以及一些具体的例题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之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逐步去理解和记忆,通过一系列的联系来强化。如此一来,四十分钟的数学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含义、应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来说,设计的单一性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源于教材,“远离”教材。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内容来说,现阶段的设计并没有办法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设计源于教材同时又“远离”教材。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在此,我们依然以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应将所要讲解的课程熟记在心,尝试一下不用教材来教学。这样在直观方面,就会让学生打破教材的限制性,但教师必须强调这一课在总体的重要性。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将教材收起来,保证设计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一条主线,学生按照教师的主线来提问题,教师讲解问题,这样以问题的提问和解答方式将相似三角形的含义、应用、解题方式进行有效的传授,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记忆和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题让学生彻底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内容。
(二)成立教学内容研究设计小组。即数学教研组。现阶段的学校发展体系越来越健全,多数的学校都会将数学教师分为数学组,这样不仅便于日常的工作,同时能能够让教师之间及时的讨论问题,进行更好的教学设计。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让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更好的融入到学习内容中,要比单一的教师思考,更具时效性。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应用这种方法,并且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专门的设计研究小组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在起始阶段达到目标后,就开始拓展“业务”,这样会对日后的教学内容设计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的高度统一。
总之,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慎密思考和尝试实践。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取到了一个较好的效果,随着新课标的大力践行,我相信,我们能够取到一个更好的成绩,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真正有效提高,而不仅是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
参考文献:
[1]出志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年。
[2]朱芳芳,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J].成功(教育),2009年。
[3]张卫星,有价值数学问题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