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 寇玉琼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第三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幼儿具有多变性,独特性,可塑性。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指引。隔代教育在教育不容被忽视,希望家庭中能引起相对的重视,只有正确的教育幼儿,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自己特性但又不缺乏社会性的环境中健康正常。幼儿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隔代教育;现状与发展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是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家长的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我们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首先幼儿园要开班家长学校,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参加班级的节日庆祝活动,以加深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开心快乐的生活的学习的,是怎样在好玩的游戏中学到知识的。彻底改变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认识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隔代教育不可忽视有其优点之处,受旧思想的压迫较为长久,隔代教育在幼儿成长上的影响是弊远远的大于利,所以我们必须优化隔代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有的教育模式的基础沙锅内,如何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让隔代驾御和临带教育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为此,就需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因为幼儿园的特殊模式,幼儿教师在对祖辈进行教育,交流的过程就需要上级领导,教育部门的支持。农村的幼儿教师师资力量相对是薄弱的,经验能力上也是需要加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多派一些专业人士下乡,对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上的协助。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到隔代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不良影响,在每年的春节之际,开设家长学堂,对村民开展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等等。在农村就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对待祖辈的家长,因为在农村祖辈的思想中教育观念上还不能理解自己对幼儿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顶住压力,对开展家园联系活动。要做到“多走动,多交流,多协助这三个方面。“隔代教育”有很多误区都是因为老年人知识水平低,文化素质差,幼儿园可以开设“隔代教育培训基地”,“家教咨询站”等,专门给老人讲解如何科学育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家园活动,尽可能的使老人、父母都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使三者能很好的沟通,真正做到三方互动。幼儿园可以搞一些换位家长活动,祖辈当家,父母当家,孩子当家等,体验其他家庭角色,换位思考,也有利于三者今后的沟通,不断提高其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正面影响。
幼儿在隔代教育中在情感方面可能不能得到满足,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所影响。这就需要父母,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有多么忙,都希望尽量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放在自己家里养育。若实在有特殊情况就需要,父母将自己的新的教育观念多于祖父母交流,父母则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教育也是科学,是与时俱进的,不要太固执已见,要虚心听取年轻一辈的意见。祖辈在抚育孙辈时,最容易有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现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年轻一辈家长应当有策略的应对。如果祖辈包办孩子一切事务,年轻父母首先要尊重老人,然后耐心的让老人知道这样是对孩子的一生都没有好处的,如果凡是包办,不让孩子培养动手能力,这不是爱是害!也要通过积极的行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产生成就感,让祖辈看到,孩子可以做到,这应当是值得骄傲的。如果祖辈对孩子任何要求都满足,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父母同样要让老人知道,有些垃圾食品是不能多吃的,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都是有极大的坏处的。对于买东西,那也要有规矩,比如逛一次商店只能买一样东西,培养了好习惯之后,孩子会受益终生的。但是教育也是有弹性的,不是呆板的,比如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可以买两样东西作为奖励,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无节制地得到的。因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从满足孩子的需要出发,做孩子最合作的伙伴与亲密的朋友。我们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幼儿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幼儿具有多变性,独特性,可塑性。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指引。隔代教育在教育不容被忽视,希望家庭中能引起相对的重视,只有正确的教育幼儿,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自己特性但又不缺乏社会性的环境中健康正常。幼儿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隔代教育;现状与发展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是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家长的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我们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首先幼儿园要开班家长学校,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参加班级的节日庆祝活动,以加深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开心快乐的生活的学习的,是怎样在好玩的游戏中学到知识的。彻底改变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认识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隔代教育不可忽视有其优点之处,受旧思想的压迫较为长久,隔代教育在幼儿成长上的影响是弊远远的大于利,所以我们必须优化隔代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有的教育模式的基础沙锅内,如何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让隔代驾御和临带教育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为此,就需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因为幼儿园的特殊模式,幼儿教师在对祖辈进行教育,交流的过程就需要上级领导,教育部门的支持。农村的幼儿教师师资力量相对是薄弱的,经验能力上也是需要加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多派一些专业人士下乡,对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上的协助。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到隔代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不良影响,在每年的春节之际,开设家长学堂,对村民开展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等等。在农村就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对待祖辈的家长,因为在农村祖辈的思想中教育观念上还不能理解自己对幼儿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顶住压力,对开展家园联系活动。要做到“多走动,多交流,多协助这三个方面。“隔代教育”有很多误区都是因为老年人知识水平低,文化素质差,幼儿园可以开设“隔代教育培训基地”,“家教咨询站”等,专门给老人讲解如何科学育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家园活动,尽可能的使老人、父母都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使三者能很好的沟通,真正做到三方互动。幼儿园可以搞一些换位家长活动,祖辈当家,父母当家,孩子当家等,体验其他家庭角色,换位思考,也有利于三者今后的沟通,不断提高其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正面影响。
幼儿在隔代教育中在情感方面可能不能得到满足,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所影响。这就需要父母,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有多么忙,都希望尽量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放在自己家里养育。若实在有特殊情况就需要,父母将自己的新的教育观念多于祖父母交流,父母则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教育也是科学,是与时俱进的,不要太固执已见,要虚心听取年轻一辈的意见。祖辈在抚育孙辈时,最容易有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现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年轻一辈家长应当有策略的应对。如果祖辈包办孩子一切事务,年轻父母首先要尊重老人,然后耐心的让老人知道这样是对孩子的一生都没有好处的,如果凡是包办,不让孩子培养动手能力,这不是爱是害!也要通过积极的行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产生成就感,让祖辈看到,孩子可以做到,这应当是值得骄傲的。如果祖辈对孩子任何要求都满足,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父母同样要让老人知道,有些垃圾食品是不能多吃的,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都是有极大的坏处的。对于买东西,那也要有规矩,比如逛一次商店只能买一样东西,培养了好习惯之后,孩子会受益终生的。但是教育也是有弹性的,不是呆板的,比如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可以买两样东西作为奖励,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无节制地得到的。因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从满足孩子的需要出发,做孩子最合作的伙伴与亲密的朋友。我们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幼儿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幼儿具有多变性,独特性,可塑性。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指引。隔代教育在教育不容被忽视,希望家庭中能引起相对的重视,只有正确的教育幼儿,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自己特性但又不缺乏社会性的环境中健康正常。幼儿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