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识字教学
【作者】 黄小江
【机构】 广西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识字目标确定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识字教学要求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目前高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这样两种做法:1、放任自流,有的老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生字教学,所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学,然后学完课文默写检查。2、巨细无遗,像低年级一样,把每篇课文的生字词语拎出来,写满半黑板,开火车读,还要组词造句理解意思,用上半节课时间解决字词问题。到了高年段,阅读与习作成了教学重点,但识字任务也不能放弃,要贯穿整个始终,既不能将识字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又不能采取低年级式的全方位的教学。这时考虑到高年级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相当丰富的识字量的背景下,教师选用何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实现与其它语文教学环节的有效整合,推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年级识字教学感觉比较干涩、乏味,针对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成了我们共同的心结。针对以上特点,我设计识字教学时,始终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感受到每一次识字教学都是一次快乐之旅。
一、做好课前预习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而在识字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形式大都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这种完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自然会学的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开始试探着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主要还是针对生字词的预习。慢慢的我发现,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的活跃了,课堂上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他们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好的识记方法和同学分享,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一对一的帮助,这样掌握快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每天的早读课,我都让学生轮流值日,值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识字。通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识字途径,学生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并由此想出了许多金点子,这样使得每天的早读课都成了学生最想表现的舞台,兴趣提升了,效果也特别好。
三、经常复习。
复习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要只采用简单集中复习的办法。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复习巩固,温故知新”。如鼓励学生积极的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即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造句中、在书面作业和习作中,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场合中,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留意生字的复现,鼓励学生做巩固识字的有心人。
四、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即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利用工具书理解、运用、辨析词语,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五、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主识字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老师还未教的生字也能自觉地动口、动手,主动学习经常复习。复习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要只采用简单集中复习的办法。
六、寻找规律学习
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及汉字的特点,采取有趣,多变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去识字,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游戏识字,适当举一些生活实例,以加深对生字的记忆等。
我现在转变观点,坚信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应该放弃,而是应该扎实有效地进行。作为工具学科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永远是需要的、重要的。语文课是否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的有机统一,课上是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否在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到位等等,都在考验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理念,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来教学,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语文的学习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基础的教学环节我们一个也不能少,时刻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行为,我们做语文教师也许就“及格”了。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汉字学习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归纳总结、灵活解决汉字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只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高年级的教师更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运用汉字。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简介:黄小江,1969年12月,女,壮族,广西百色市。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本科,任职于广西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目前高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这样两种做法:1、放任自流,有的老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生字教学,所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学,然后学完课文默写检查。2、巨细无遗,像低年级一样,把每篇课文的生字词语拎出来,写满半黑板,开火车读,还要组词造句理解意思,用上半节课时间解决字词问题。到了高年段,阅读与习作成了教学重点,但识字任务也不能放弃,要贯穿整个始终,既不能将识字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又不能采取低年级式的全方位的教学。这时考虑到高年级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相当丰富的识字量的背景下,教师选用何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实现与其它语文教学环节的有效整合,推动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年级识字教学感觉比较干涩、乏味,针对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成了我们共同的心结。针对以上特点,我设计识字教学时,始终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感受到每一次识字教学都是一次快乐之旅。
一、做好课前预习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而在识字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形式大都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这种完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自然会学的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开始试探着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主要还是针对生字词的预习。慢慢的我发现,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的活跃了,课堂上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他们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好的识记方法和同学分享,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一对一的帮助,这样掌握快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每天的早读课,我都让学生轮流值日,值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识字。通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识字途径,学生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并由此想出了许多金点子,这样使得每天的早读课都成了学生最想表现的舞台,兴趣提升了,效果也特别好。
三、经常复习。
复习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要只采用简单集中复习的办法。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复习巩固,温故知新”。如鼓励学生积极的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即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造句中、在书面作业和习作中,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场合中,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留意生字的复现,鼓励学生做巩固识字的有心人。
四、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即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利用工具书理解、运用、辨析词语,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
五、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主识字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老师还未教的生字也能自觉地动口、动手,主动学习经常复习。复习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要只采用简单集中复习的办法。
六、寻找规律学习
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及汉字的特点,采取有趣,多变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去识字,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游戏识字,适当举一些生活实例,以加深对生字的记忆等。
我现在转变观点,坚信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应该放弃,而是应该扎实有效地进行。作为工具学科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永远是需要的、重要的。语文课是否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的有机统一,课上是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否在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到位等等,都在考验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理念,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来教学,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语文的学习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基础的教学环节我们一个也不能少,时刻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行为,我们做语文教师也许就“及格”了。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汉字学习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归纳总结、灵活解决汉字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只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高年级的教师更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运用汉字。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作者简介:黄小江,1969年12月,女,壮族,广西百色市。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本科,任职于广西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