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交互推进的策略
【作者】 黄国琳
【机构】 河南省淮滨县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说:“我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无法替代,怎样才能有效并行呢?单篇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主流,无需多说。群文阅读和整本阅读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吗?
一、精选文段,成功导读——群文阅读做前奏
给学生推荐好书,我们常常运用的方法或是老师通过简介内容诚恳推荐;或是开好书推介会,由已经阅读过的学生娓娓道来某本书的好看之处;亦或是打出这本书的各种“光环”,用书的“荣誉”来吸引学生。其实,还有一种个人觉得更好的方法进行导读,那就教师提前从整本书中,按照一定的原则,精选文段,挑选出一组文章,合理设计,上一节群文阅读课,带领学生读深读透这组文章,要学生情不自禁要走入整本书的阅读。这样的群文阅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的美妙前奏。
今年11月17、18日在重庆举行的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上,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一小学的丁卫老师,他所执教的《走进<呼兰河传>》一课就是一次巧妙地导读课,也是创新性的群文阅读课。他从《呼兰河传》书中精心挑选出两个节段——描写在祖父疼爱下,萧红快乐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圈画表现萧红“笑”句段,揣摩朗读充分感受萧红童年的快乐。接下来他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文本2,这里的三个节段突出了萧红祖母和她的父亲母亲对她的漠视。文中祖母用针扎萧红,父亲一脚踢翻萧红,读得孩子们十分揪心。萧红究竟是怎样度过这样的童年的,老师精心挑选的文段深深吸引学生们,接下来阅读整本的《呼兰河传》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精选文段,深入剖析——群文阅读助理解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①根据书的章节,按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阅读;②重点章节,拿出课堂时间,大家共读,围绕着几个问题各自谈谈读书感受;③每章设计一些小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的阅读;④提倡亲子共读,家长签字促阅读;⑤关键章节,采用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老师辛苦批阅;⑥全书读完,开展班级读书会,圆满收束。如此多种方法并用,一本书学生还是能深入读下来。但是要想把整本书中最精华的篇章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这时老师精选文段,设群文阅读课,剖析式阅读,效果就比较好了。
蒋军晶老师在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上的示范课《武松打虎》,就给我们深度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蒋老师课始把他从《水浒传》中挑出的《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两个文本都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同是打虎,为什么《武松打虎》更让人津津乐道?学生目光于是深入到武松打虎的文本,他们小组合作,深析细剖武松打虎描写的合理性,他们找出了喝酒壮胆等条件,更深入理解打虎过程写实性,也充分感受到施耐庵如椽大笔的魅力。
三、精选文段,多角度解读——群文阅读益总结
一本书阅读结束,我们还需要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可以多种形式,一种是开读书报告会,通过竞猜人物、故事情节,表演、讲述等形式,精彩展示并汇报读书所得。一种是写读书心得,以读后感的形式做总结。还可以给书作者写信表达对这本书的喜欢程度。另外做书评、做好书介绍会等形式都是可以的。其中,选取书中若干文段,形成一组文本,设计群文教学,多角度解读书中主人公的性格、行为表现等,也是一种很好的深入阅读方式。
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是一本很有趣味性的故事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书中的笨狼是一只笨得可爱的小狼。他十分善良,乐于帮助人,但总闹笑话。在二年级时,我引领孩子阅读《笨狼的故事》,大家读得兴趣盎然,笑声不断,当问及笨狼的特点时,异口同声的说“笨呀!”,而且是毋庸置疑的嘲笑口气,很不屑地批评笨狼:“不爱动脑筋的小狼,笨死啦!”笨狼是有点笨笨的,但他的善良、单纯、热心也是很突出的呀,可孩子们没有留意到。于是我挑选书中《半小时爸爸》《进城历险》《快乐的星期天》《把雪人带回家》《煮雪糕》五个故事,作为一组文本,课堂是让孩子们再次细读:从这些小故事里,你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笨狼?喜欢这样的笨狼吗?为什么?这样一组故事的再次阅读,孩子们通过比较,讨论,交流,会发现这样一头笨狼竟是如此可爱,如此的善良,如此的单纯,生活中大家很希望有这样的好朋友。这样的群文阅读课就是一个多角度解读主人公的课,也是一个有益加深理解的整本书阅读总结课。
一般意义上的群文阅读(现在也称多文本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现行的群文教材大多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不同题材或是不同风格的文章,组合成一组,进行阅读、比较,从而增加读者的分辨力。其实整本书阅读完全可以和群文阅读很好的结合,教师阅读整本书在前,然后用心挑选所需文段,分别在整本书书阅读的过程中的进行有效导读,促进深度阅读,加强多角度解读。今后,我还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一、精选文段,成功导读——群文阅读做前奏
给学生推荐好书,我们常常运用的方法或是老师通过简介内容诚恳推荐;或是开好书推介会,由已经阅读过的学生娓娓道来某本书的好看之处;亦或是打出这本书的各种“光环”,用书的“荣誉”来吸引学生。其实,还有一种个人觉得更好的方法进行导读,那就教师提前从整本书中,按照一定的原则,精选文段,挑选出一组文章,合理设计,上一节群文阅读课,带领学生读深读透这组文章,要学生情不自禁要走入整本书的阅读。这样的群文阅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的美妙前奏。
今年11月17、18日在重庆举行的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上,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一小学的丁卫老师,他所执教的《走进<呼兰河传>》一课就是一次巧妙地导读课,也是创新性的群文阅读课。他从《呼兰河传》书中精心挑选出两个节段——描写在祖父疼爱下,萧红快乐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圈画表现萧红“笑”句段,揣摩朗读充分感受萧红童年的快乐。接下来他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文本2,这里的三个节段突出了萧红祖母和她的父亲母亲对她的漠视。文中祖母用针扎萧红,父亲一脚踢翻萧红,读得孩子们十分揪心。萧红究竟是怎样度过这样的童年的,老师精心挑选的文段深深吸引学生们,接下来阅读整本的《呼兰河传》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精选文段,深入剖析——群文阅读助理解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①根据书的章节,按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阅读;②重点章节,拿出课堂时间,大家共读,围绕着几个问题各自谈谈读书感受;③每章设计一些小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的阅读;④提倡亲子共读,家长签字促阅读;⑤关键章节,采用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老师辛苦批阅;⑥全书读完,开展班级读书会,圆满收束。如此多种方法并用,一本书学生还是能深入读下来。但是要想把整本书中最精华的篇章读透,读出自己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这时老师精选文段,设群文阅读课,剖析式阅读,效果就比较好了。
蒋军晶老师在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上的示范课《武松打虎》,就给我们深度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蒋老师课始把他从《水浒传》中挑出的《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两个文本都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同是打虎,为什么《武松打虎》更让人津津乐道?学生目光于是深入到武松打虎的文本,他们小组合作,深析细剖武松打虎描写的合理性,他们找出了喝酒壮胆等条件,更深入理解打虎过程写实性,也充分感受到施耐庵如椽大笔的魅力。
三、精选文段,多角度解读——群文阅读益总结
一本书阅读结束,我们还需要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可以多种形式,一种是开读书报告会,通过竞猜人物、故事情节,表演、讲述等形式,精彩展示并汇报读书所得。一种是写读书心得,以读后感的形式做总结。还可以给书作者写信表达对这本书的喜欢程度。另外做书评、做好书介绍会等形式都是可以的。其中,选取书中若干文段,形成一组文本,设计群文教学,多角度解读书中主人公的性格、行为表现等,也是一种很好的深入阅读方式。
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是一本很有趣味性的故事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书中的笨狼是一只笨得可爱的小狼。他十分善良,乐于帮助人,但总闹笑话。在二年级时,我引领孩子阅读《笨狼的故事》,大家读得兴趣盎然,笑声不断,当问及笨狼的特点时,异口同声的说“笨呀!”,而且是毋庸置疑的嘲笑口气,很不屑地批评笨狼:“不爱动脑筋的小狼,笨死啦!”笨狼是有点笨笨的,但他的善良、单纯、热心也是很突出的呀,可孩子们没有留意到。于是我挑选书中《半小时爸爸》《进城历险》《快乐的星期天》《把雪人带回家》《煮雪糕》五个故事,作为一组文本,课堂是让孩子们再次细读:从这些小故事里,你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笨狼?喜欢这样的笨狼吗?为什么?这样一组故事的再次阅读,孩子们通过比较,讨论,交流,会发现这样一头笨狼竟是如此可爱,如此的善良,如此的单纯,生活中大家很希望有这样的好朋友。这样的群文阅读课就是一个多角度解读主人公的课,也是一个有益加深理解的整本书阅读总结课。
一般意义上的群文阅读(现在也称多文本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现行的群文教材大多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不同题材或是不同风格的文章,组合成一组,进行阅读、比较,从而增加读者的分辨力。其实整本书阅读完全可以和群文阅读很好的结合,教师阅读整本书在前,然后用心挑选所需文段,分别在整本书书阅读的过程中的进行有效导读,促进深度阅读,加强多角度解读。今后,我还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