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前来

【机构】 民勤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它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老师帮助老师清晰地讲授重难点,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老师上课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在高中所有学科中,数学这门课与其它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其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两方面远远高于其它的学科。而多媒体技术的在课堂上的使用恰好帮助老师将抽象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数学知识相对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使得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变得相对轻松一些,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课的学习效率。下面就具体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前导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智慧的灵感来源于浓浓的兴趣。”而每一新课的课前导语是对整篇章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晦涩的的文字以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课堂教学活动变的更加新颖,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让每一个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有利于老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中的《椭圆》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在高中数学老师准备“椭圆的定义”这一课的课前导语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作为教学辅助。首先,先将一些生活中常见到的椭圆制作成幻灯片向高中学生一一展现,让他们先了解一下生活中的椭圆都有什么。例如,茫茫宇宙中行星运行的轨道;生活中常吃到的食物——鸡蛋;运动器材中的橄榄球;被某一平面斜截后所形成的切面的圆柱体等等。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现这些各种各样的椭圆,让高中学生对椭圆的形状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让较为抽象的椭圆的定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大致的轮廓,让大家通过身边存在的椭圆提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讲解知识的重难点
  所谓的重难点,指的就是所学章节知识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从理解的角度来说,想要清晰明白这些重难点是很困难的,但是又因为这些重难点关乎于其它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以一直都是教学的中心任务。由于掌握这些重难点起来十分不易,让许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大大降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得高中老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其灵活性、直观性、动态性等特点对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克服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以高中数学函数为例。函数一直都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各大考试中的难点,尤其是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更是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对与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理解十分困难。若是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解这部分知识,那么,哪些具有极强抽象性的图形移动过程让学生很难观察和想象到。而在现代的教学课堂上,高中数学老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制定出函数图象移动变化的全过程的动态图像,学生就可以轻易地学习和理解这部分知识,不仅记忆深刻,还可以自己的将图像变化过程熟练地演示出来。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具有灵活性、立体直观性、动态性等多方面优势,可以将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数学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高中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更多方便。换言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高中学生从多方位进行思维开拓,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以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扩充知识量,向外进行知识的延伸,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以高考中最常考的求解最值问题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画图来对题目进行讲解,但由于画图的过程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容易出错,无法清晰地向学生传达图像变化的过程和信息。而且,学生也无法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不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那么高中数学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型的优势,将整个图像变过的过程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变化过程突出强调,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理清解题思路和方法,加深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最终攻克最值求解问题的难关。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已经具有普遍性,是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帮手。但是老师也不能对其过分依赖,而是要借助其具有的优势,合理的进行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艳霞.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9):89-90.
  [2]贺红江.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