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体育教学中也应注重德育渗透

【作者】 尹红刚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花板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载体,不仅担当着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发展体育兴趣的重任,还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身心都健康。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渗透 注重
  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载体,是学生获得良好身心素养培养的良好平台。我们知道,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达到此目的有效策略就是德育教育。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不断尝试探索。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一、在课堂常规上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课堂常规教学管理,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也是体育教学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所以每当教学开课时,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响完之前排好队,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一二节课的学习,以后的课学生在铃声响完之前都能很好地排好队,而且做得非常好。
  (三)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可以通过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田径课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中国运动员刘翔如何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四)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抓住这一时机,我们可对其对进行德育教育。例如,老师叫学生们拿体操垫、计分牌、木马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球类项目不能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例如:结合教材,在学习《投掷》时,我们拿一些关于害虫、毒品、网吧的图片让学生拿小沙布或自制纸团来进行投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讲解害虫、毒品、网吧的危害性,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远离香烟、远离网吧、拒绝毒品。
  (二)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游戏,人之常情,小学生更甚之。我们发现,他们喜欢更多的是竞争类的游戏,这是由于小学生“好强、好动”性格所致。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同学跑得快,有些同学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接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接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过这类游戏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三)从偶发事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游戏中难免会发生动作之类的错误,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在篮球《四角传球》游戏侧重教会学生弧线跑和传接球的方法,为了把游戏做好,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传接球和弧线跑的单个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速度,最后用二个球进行游戏,此时学生都急于进行游戏,都会努力按老师要求尽快完成正确的动作,这就促进了正确动作形成和掌握。但在游戏中会出现个别学生动作问题,这时老师应该详细讲解,多做示范;而不能因此而停止练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做游戏也一样,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失败时要及时找原因,并给予鼓励。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培养,在发展身体素质时,也获得心理健康的培养。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改革,本着学校体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浪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情感浅谈[J].中国教育学早,2012年。
  [2]刘辉,小学快乐体育实施情感教学法初探[J].教育前沿,2016年。
  [3]李秋永,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浅谈[J].考试周刊,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