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 周轶娇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我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刘方霖,属于那种好表现但却有一大堆不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类学生。平常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跟进学习,书本、导学案常常是上课时找不着,你找他询问又一副很诚恳很悔过的姿态,就是照旧不改。并且,上课好抢答,说的都是不着边或者表述不清晰,还不让别的同学说他,更不允许老师打断他的发言,坚持要自己说完为止。否则的话,他会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引起其他学生的侧目,甚至课下也难以平静。他给我的课堂推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也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改造他,成为身为人师的头项大事。很显然,以前那种威逼利诱式的谈心交流对他效果不大,得转变策略。既然他好表现,就从课堂着手改造吧。于是,我用心留意他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等待奇迹的出现。
每当他站起来发言时,我都刻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制止其他学生的非议,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安静的听他说完,然后对他说,“刘方霖同学值得我们学习,每次课堂因为他的积极发言,激发了我们的表现欲望,触动了我们的思维灵感,他一说,你们就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给他鼓鼓掌,感谢他!”然后我又说,“当然,如果刘方霖同学在发言之前,理一理思路,简明扼要的说,会更好。同学们说,对不对?”“对!”大家都笑着大声说。“好,我相信刘方霖同学的课堂发言会越来越好,我们再给他鼓鼓掌。”于是,在掌声中,同学们包容了他,他也在反思自己,而我也因为自己的耐心引导,让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下去。下课后,我发现,刘方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发言越来越精彩,思路清晰,口词伶俐,少了罗嗦,见解深刻,学习的劲头也足起来,学科班长也不再向我反应因为我的武断制止他发言而引起他的不快。
刘方霖现在已经俨然是我班上诵读、发言的积极分子,没有他的课堂,我和同学们都感觉少了点什么。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有个性的孩子,他的同学们也开始欣赏他了。每当他站起来发言时,大家已不再是用不屑的目光看他,教室里也听不到“嘘嘘”的倒彩声了。他曾跑到我那说,他语文期末要考过90分,后来他做到了,很激动的告诉我。看着他的改变,我感到真心的高兴。
如今分科了,虽然不再做我的学生了,可是他仍然很亲近我,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快乐忧愁。当第一次见到他满脸愁容的向我诉苦,想要重回原来的班级时,我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一个令我头痛的孩子如今成长为一个有目标有憧憬的孩子实是不易,却不能留在自己班上,有点徒为他人做嫁衣的苦涩,高兴的是有心浇花花终开且不忘师生情谊。在我的耐心开导下,我看到了他的自信。随后的日子,虽然只是楼道间的檫肩而过,但那一抬头的微笑,一举手的致意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道,我成功了。
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许需要经久打磨方得一块美玉,也许,最终也只是一块石头罢了。但,即使是石头也是好的,可以铺路而不是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看着眼前这个曾让我又气又怒的捣蛋学生如今变得懂谦逊知上进的好孩子,我很开心。
我不善用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更不会自来熟的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但我相信,默默的关注、眼神的支持与肯定,和着那包含我的期待与期望的只言片语,定能在时光的浸润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今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不经意间时有一个可爱的笑脸向我绽放时,他们或是我已教过的,或是我正教着的,我的心间便没来由的涌起一股暖意。谁说,岁月是把无情刀,斩尽前情后缘。那张张笑脸告诉我,我付出的,天可明鉴。
伟大的苏联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如今,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群星,亮晶晶的照耀着希望的光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善待他们的心,去擦拭群星上面的灰尘。作为一名教师,倾注全身心,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这是我们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瑰宝,用欣赏的眼光包容他们独特的个性,耐心等待,总有花开的那一天。因为,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真正实现“既然家长做不了老师,就让老师来做家长”的庄重承诺。
岁月的磨砺使我懂得了人民教师的含义,深悟到敬业与爱生的艰辛和快乐,我深知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立足三尺讲台,我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一位平平凡凡的人民教师。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我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刘方霖,属于那种好表现但却有一大堆不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类学生。平常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跟进学习,书本、导学案常常是上课时找不着,你找他询问又一副很诚恳很悔过的姿态,就是照旧不改。并且,上课好抢答,说的都是不着边或者表述不清晰,还不让别的同学说他,更不允许老师打断他的发言,坚持要自己说完为止。否则的话,他会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引起其他学生的侧目,甚至课下也难以平静。他给我的课堂推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也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改造他,成为身为人师的头项大事。很显然,以前那种威逼利诱式的谈心交流对他效果不大,得转变策略。既然他好表现,就从课堂着手改造吧。于是,我用心留意他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等待奇迹的出现。
每当他站起来发言时,我都刻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制止其他学生的非议,让同学们和我一起安静的听他说完,然后对他说,“刘方霖同学值得我们学习,每次课堂因为他的积极发言,激发了我们的表现欲望,触动了我们的思维灵感,他一说,你们就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给他鼓鼓掌,感谢他!”然后我又说,“当然,如果刘方霖同学在发言之前,理一理思路,简明扼要的说,会更好。同学们说,对不对?”“对!”大家都笑着大声说。“好,我相信刘方霖同学的课堂发言会越来越好,我们再给他鼓鼓掌。”于是,在掌声中,同学们包容了他,他也在反思自己,而我也因为自己的耐心引导,让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下去。下课后,我发现,刘方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发言越来越精彩,思路清晰,口词伶俐,少了罗嗦,见解深刻,学习的劲头也足起来,学科班长也不再向我反应因为我的武断制止他发言而引起他的不快。
刘方霖现在已经俨然是我班上诵读、发言的积极分子,没有他的课堂,我和同学们都感觉少了点什么。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有个性的孩子,他的同学们也开始欣赏他了。每当他站起来发言时,大家已不再是用不屑的目光看他,教室里也听不到“嘘嘘”的倒彩声了。他曾跑到我那说,他语文期末要考过90分,后来他做到了,很激动的告诉我。看着他的改变,我感到真心的高兴。
如今分科了,虽然不再做我的学生了,可是他仍然很亲近我,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快乐忧愁。当第一次见到他满脸愁容的向我诉苦,想要重回原来的班级时,我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一个令我头痛的孩子如今成长为一个有目标有憧憬的孩子实是不易,却不能留在自己班上,有点徒为他人做嫁衣的苦涩,高兴的是有心浇花花终开且不忘师生情谊。在我的耐心开导下,我看到了他的自信。随后的日子,虽然只是楼道间的檫肩而过,但那一抬头的微笑,一举手的致意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道,我成功了。
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许需要经久打磨方得一块美玉,也许,最终也只是一块石头罢了。但,即使是石头也是好的,可以铺路而不是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看着眼前这个曾让我又气又怒的捣蛋学生如今变得懂谦逊知上进的好孩子,我很开心。
我不善用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更不会自来熟的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但我相信,默默的关注、眼神的支持与肯定,和着那包含我的期待与期望的只言片语,定能在时光的浸润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今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不经意间时有一个可爱的笑脸向我绽放时,他们或是我已教过的,或是我正教着的,我的心间便没来由的涌起一股暖意。谁说,岁月是把无情刀,斩尽前情后缘。那张张笑脸告诉我,我付出的,天可明鉴。
伟大的苏联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如今,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群星,亮晶晶的照耀着希望的光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善待他们的心,去擦拭群星上面的灰尘。作为一名教师,倾注全身心,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这是我们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瑰宝,用欣赏的眼光包容他们独特的个性,耐心等待,总有花开的那一天。因为,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真正实现“既然家长做不了老师,就让老师来做家长”的庄重承诺。
岁月的磨砺使我懂得了人民教师的含义,深悟到敬业与爱生的艰辛和快乐,我深知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立足三尺讲台,我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一位平平凡凡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