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浅谈我的语文学习小组组建历程
【作者】 王 雪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祥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们管理和学习能力,还利于学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更能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平台上动起来,成为“我要学”主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小组 组建 实施 合作学习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也越吹越烈。面对这样一个发展而又不乏浮躁的社会,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进课堂,走进文学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当代学生所面临的诱惑确实太多,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无可厚非,但知识的传承还得回归课堂。
课堂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地与同学交流、学习呢?为此,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组建了语文学习小组,开启了合作学习历程。
现就将我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的历程及做法陈述如下:
一、将优、中、差公平分组,改变传统座位形式
每个班的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可能均等,为照顾全体,我们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将班上45名同学按照优、中、差的比例,分成七个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设职,在组内设有组长、副组长、记分员、成果心集员及纪律员。组长和副组长主要负责作业检查和抽背情况;记分员主要负责加分和扣分记录;成果收集员主要负责本子的收集和发放;纪律委员入要负责本组的纪律情况(当然主要是自习课上以及下课等无老师临督时的重大事件记录及通报。
分组后,各组成员以团坐开式坐于课堂,小组内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座位调整,要么男女生搭配,要么优差搭配,要么优优搭配(这一点需注意,他们间的性格要互补才行),只要有利于课堂学习就行。
二、课堂实行加分制,形成学习竞争意识
激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是他们积极参与的情感内驱。要让学生小组有效运行,就必须给以他们有效运转的动力。因此,自从组建了学习小组后,我就制定了加分激励制度,加分的范围主要有:课堂答问、课后作业、考试成绩、课堂纪律等方面。为了照顾全体,设有优、良和进步加分,这样就可以确保差生的积极性,他们不用和最优的比,只和曾经的自己比,只要进步了就加分;只要加了分,就肯定那是一种进步。
加分的时间分两处时间段:一个是课堂上课情况,在即将下课的两分钟内总结;一个是作业类的加分,在每堂课开如的两分钟根据作业等级完成情况进行加分统计,这样,每堂课的得分情况都能立即展示,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小组的得分情况,组长能根据本组情况,激励组员奋起直追。
三、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形成学习合作团体
分组学习的目的便于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能集大家的智慧,但在此过程中,如若没有一个能担当起小组工作的干部,小组内的合作则会成为一盘散沙,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而,培养得力干部就尤为重要,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干部的信任,还要注重对干部的单独培养,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得有兼怀小组的胸怀,敢说敢做的言行,有误必咎,总之这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但必须做,且要做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在小组内也具有一定威信。
四、采取小组出题测试,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在本期期末复习期间,在古文复习时我打破了由我出题的形式,改由学生出题。因为考虑到古文考查是比较固定的形式,且在上新课以及曾做过的一些练习中,班里较好的一部分是能把握重点的,因而本期我大胆让各小组出题,每个小组负责一篇古文,分任务到组内,这个任务就主要落在了组长和副组长头上,他们要翻阅一些资料,要对出题课的内容的重难点有所把握,不管怎样,他们总得行动起来。因为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的出题内容及答案让每个成员都能记住,以便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更多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组长很用心,组员也积极配合,各出题组对自己所出题内容都掌握得很不错,以这种方式,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他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场比赛当中了。
五、实施“先学后教”模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课本都是分单元安排内容的,每个单元的文体基本一致,比如本册中就有“游记体”、“新闻体”、“说明文”、“议论文”等,尤其在学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体时,我分单元设计了一份预学案,预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主要还是在小组内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以读文并完成预学案为主,在合作学习中以问题探究为主,哪个小组所提问价值越高,加分越多,学生也乐于去思考。
以上便是我本期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的具体做法,在这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分组学习和分组背诵时,上课四十五分钟大部分同学持续时间更长了,精力更投入了,尤其看到部分同学记知识时眼睛一闭一眨一翻的神情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因为感觉他们行动起来了。当然,这个学习小组的组建刚刚成立,还存在诸多不足,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动起来,还得有更多的思考及尝试。
参考文献:
[1]陈雪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2年。
[2]赵珊,浅谈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小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邓海燕,论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小组 组建 实施 合作学习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也越吹越烈。面对这样一个发展而又不乏浮躁的社会,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进课堂,走进文学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当代学生所面临的诱惑确实太多,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无可厚非,但知识的传承还得回归课堂。
课堂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地与同学交流、学习呢?为此,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组建了语文学习小组,开启了合作学习历程。
现就将我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的历程及做法陈述如下:
一、将优、中、差公平分组,改变传统座位形式
每个班的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可能均等,为照顾全体,我们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将班上45名同学按照优、中、差的比例,分成七个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设职,在组内设有组长、副组长、记分员、成果心集员及纪律员。组长和副组长主要负责作业检查和抽背情况;记分员主要负责加分和扣分记录;成果收集员主要负责本子的收集和发放;纪律委员入要负责本组的纪律情况(当然主要是自习课上以及下课等无老师临督时的重大事件记录及通报。
分组后,各组成员以团坐开式坐于课堂,小组内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座位调整,要么男女生搭配,要么优差搭配,要么优优搭配(这一点需注意,他们间的性格要互补才行),只要有利于课堂学习就行。
二、课堂实行加分制,形成学习竞争意识
激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是他们积极参与的情感内驱。要让学生小组有效运行,就必须给以他们有效运转的动力。因此,自从组建了学习小组后,我就制定了加分激励制度,加分的范围主要有:课堂答问、课后作业、考试成绩、课堂纪律等方面。为了照顾全体,设有优、良和进步加分,这样就可以确保差生的积极性,他们不用和最优的比,只和曾经的自己比,只要进步了就加分;只要加了分,就肯定那是一种进步。
加分的时间分两处时间段:一个是课堂上课情况,在即将下课的两分钟内总结;一个是作业类的加分,在每堂课开如的两分钟根据作业等级完成情况进行加分统计,这样,每堂课的得分情况都能立即展示,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小组的得分情况,组长能根据本组情况,激励组员奋起直追。
三、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形成学习合作团体
分组学习的目的便于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能集大家的智慧,但在此过程中,如若没有一个能担当起小组工作的干部,小组内的合作则会成为一盘散沙,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而,培养得力干部就尤为重要,这不仅仅表现在对干部的信任,还要注重对干部的单独培养,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得有兼怀小组的胸怀,敢说敢做的言行,有误必咎,总之这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但必须做,且要做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干部作用,在小组内也具有一定威信。
四、采取小组出题测试,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在本期期末复习期间,在古文复习时我打破了由我出题的形式,改由学生出题。因为考虑到古文考查是比较固定的形式,且在上新课以及曾做过的一些练习中,班里较好的一部分是能把握重点的,因而本期我大胆让各小组出题,每个小组负责一篇古文,分任务到组内,这个任务就主要落在了组长和副组长头上,他们要翻阅一些资料,要对出题课的内容的重难点有所把握,不管怎样,他们总得行动起来。因为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的出题内容及答案让每个成员都能记住,以便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更多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组长很用心,组员也积极配合,各出题组对自己所出题内容都掌握得很不错,以这种方式,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他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场比赛当中了。
五、实施“先学后教”模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课本都是分单元安排内容的,每个单元的文体基本一致,比如本册中就有“游记体”、“新闻体”、“说明文”、“议论文”等,尤其在学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体时,我分单元设计了一份预学案,预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主要还是在小组内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以读文并完成预学案为主,在合作学习中以问题探究为主,哪个小组所提问价值越高,加分越多,学生也乐于去思考。
以上便是我本期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的具体做法,在这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分组学习和分组背诵时,上课四十五分钟大部分同学持续时间更长了,精力更投入了,尤其看到部分同学记知识时眼睛一闭一眨一翻的神情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因为感觉他们行动起来了。当然,这个学习小组的组建刚刚成立,还存在诸多不足,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动起来,还得有更多的思考及尝试。
参考文献:
[1]陈雪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2年。
[2]赵珊,浅谈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小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邓海燕,论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