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

【作者】 廖正群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通俗地说,反思就是“回头看”,是对过去的经验和经历进行有效的反省,是我们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不断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入分析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也有人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还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所在。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呢?
  一、总结成功的做法或想法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教师应立即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反思和揣摩。 
  二、思考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百密总有一疏”。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合作讨论是否起到了效果?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生学习效果是否好?等。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到,教学相长,学生独到的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教师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的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到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四、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反思并不是新东西,但新课标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在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后,把实践中和实践后所获得的信息,渗透到教案中去,进行修改和优化,记下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表现和反应,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在审视自己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订新的实施方案。
  总之,写教学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坚持不懈的写好教学反思,可以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早日自由翱翔在教育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