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探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作者】 甘路路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八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萌生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1、积累书面语言,积累生活语言。2、拓宽视野,丰富写作材料。3、结合阅读教学,巧设情景。4、多表扬,多鼓励。5、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兴趣萌生灵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宋代著名学者程顾说过“教人而未意趣,必不乐学”。没有丝毫的兴趣而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作文写作兴趣呢?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积累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
1、积累书面语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学生胸中有丰富的语言和大量素材,写作之泉就回汩汩而出。所以第一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习惯。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或二、三个小本子,给本子取一个富有情绪的名字:如“语海拾贝”、“语海采珠”、“语林撷英”等,引起学生的好奇。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从学到、看到、读到、听到的语言中积累5-8个词语,一两个好句子,每周记两三个50-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段。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信息或开展竞赛。有学生反映过去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甚至语文课上的好词佳句都没记住,一写作文搜肠刮肚就是无话可说,现在有了积累,经常读读,写作起来语言丰富多了。
2、积累生活语言。积累书面语言,可以使语言丰富。来自现实生活的语言则是鲜活生动的,许多中外文学名家都注重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所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一听到生动活泼的话语就记下来,并在后面注明说话者的职业身份或者是环境,以便运用起来更加准确生动。比如过去学生写家中缺钱时,不管谁说是“没钱了”或者干脆写“经济拮据”。有了生活语言的积累,一个学生在写《订报》一文时写道:奶奶说:“这一阵你爸爸手头紧,订报的事就往后拖拖吧”。说缺钱为“手头紧”很符合人物身份,朴实生动,使人物形象也显得生动。
为激发兴趣,养成自觉习惯,我让学生三五人为一小组,互相检查,互相督促并加强交流,扩大积累范围、积累量,老师也每周抽查,及时表扬先进。另外在班级板报上开辟的“语汇园”里面开设“成语栏”、“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精美片段”等小栏目,每天一个小组值日,将积累的精品发表在上面,增强成就感,同时老师则不断加以精心指导及时交给方法。
二、拓宽视野,丰富写作材料
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材料密切相关,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有趣的写作材料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学生享受到写作的无限乐趣。
例如:一位教师正在上课,外面乌云翻滚,闪电雷鸣,这时同学们不住地向外看,无心听课,教师立即停下讲课,对同学们说:“可能要下暴雨了,我们到外面观察,回来写一篇写景作文。”结果这一次作文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春游,去放风筝,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踪迹,去感受春天气息,去诉说春天的心声。
三、结合阅读教学,巧设情境
学习了课文《草原》后,学生们被草原美景陶醉了,同时草原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吸引了他们,我知道此时学生对大草原无限向往,于是我让学生以《我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为题,想象作文。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闭目沉思,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已笔下生风,总之都进入了美好的想象中,他们结合了平时积累的经验,引用了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想象,尽情发挥,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富,充满童真;在大草原上躺着看天,尽情地打滚,捉迷藏,采野花;和蒙古族小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学蒙语,学骑马,学挤奶,在河边野炊,吃手抓羊肉,喝奶茶,多么愉快的想象旅行啊,许多学生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等歌词,在我的心中,这不成熟的习作,远比老舍先生的原文还要精彩。
四、多表扬鼓励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带有创造思维的脑力劳动。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因此,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一天, 我让学生写《这件事叫我————》,一位女学生写自己的爷爷去世了,她的内心感到非常悲痛。她写到结尾处写不下去了。我看她很为难,就轻轻地走过去,几句鼓励,几句耳语,使她恍然大悟。她很快写出来了:“我站在他的遗像前,沉然良久,滚滚的泪水从眼窝里流了出来。”事后,我对她说:“你写得真好,把你对亲人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了。”她听了兴奋异常。在一篇《跟老师说说心里话》的文章里写道:“我很幸运,碰到了您这样的好老师。在我作文困难时,您总是及时地帮助我,使我化难为易,我真是感谢您!现在我也爱上了作文课了,而且对作文越来越有兴趣了。”
五、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大多具有渴望自己学业有成,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受人赏识的欲望,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在批改作文时,尽力挖掘文章的成功之处,对大至节、段、篇,小至句、词、字,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其妙在何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对个别较为出类拔萃的学生的作文,首先当众肯定他们的成绩,像讲名人著作一样,指出其优点大加表扬,常常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慢慢地萌生一种写作的激情。
总之,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应从多渠道入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心理特点以及其所处的各种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爱好,就不可能使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兴趣萌生灵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宋代著名学者程顾说过“教人而未意趣,必不乐学”。没有丝毫的兴趣而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作文写作兴趣呢?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积累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
1、积累书面语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学生胸中有丰富的语言和大量素材,写作之泉就回汩汩而出。所以第一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习惯。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或二、三个小本子,给本子取一个富有情绪的名字:如“语海拾贝”、“语海采珠”、“语林撷英”等,引起学生的好奇。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从学到、看到、读到、听到的语言中积累5-8个词语,一两个好句子,每周记两三个50-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段。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信息或开展竞赛。有学生反映过去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甚至语文课上的好词佳句都没记住,一写作文搜肠刮肚就是无话可说,现在有了积累,经常读读,写作起来语言丰富多了。
2、积累生活语言。积累书面语言,可以使语言丰富。来自现实生活的语言则是鲜活生动的,许多中外文学名家都注重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所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一听到生动活泼的话语就记下来,并在后面注明说话者的职业身份或者是环境,以便运用起来更加准确生动。比如过去学生写家中缺钱时,不管谁说是“没钱了”或者干脆写“经济拮据”。有了生活语言的积累,一个学生在写《订报》一文时写道:奶奶说:“这一阵你爸爸手头紧,订报的事就往后拖拖吧”。说缺钱为“手头紧”很符合人物身份,朴实生动,使人物形象也显得生动。
为激发兴趣,养成自觉习惯,我让学生三五人为一小组,互相检查,互相督促并加强交流,扩大积累范围、积累量,老师也每周抽查,及时表扬先进。另外在班级板报上开辟的“语汇园”里面开设“成语栏”、“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精美片段”等小栏目,每天一个小组值日,将积累的精品发表在上面,增强成就感,同时老师则不断加以精心指导及时交给方法。
二、拓宽视野,丰富写作材料
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材料密切相关,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有趣的写作材料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学生享受到写作的无限乐趣。
例如:一位教师正在上课,外面乌云翻滚,闪电雷鸣,这时同学们不住地向外看,无心听课,教师立即停下讲课,对同学们说:“可能要下暴雨了,我们到外面观察,回来写一篇写景作文。”结果这一次作文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春游,去放风筝,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踪迹,去感受春天气息,去诉说春天的心声。
三、结合阅读教学,巧设情境
学习了课文《草原》后,学生们被草原美景陶醉了,同时草原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吸引了他们,我知道此时学生对大草原无限向往,于是我让学生以《我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为题,想象作文。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闭目沉思,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已笔下生风,总之都进入了美好的想象中,他们结合了平时积累的经验,引用了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想象,尽情发挥,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富,充满童真;在大草原上躺着看天,尽情地打滚,捉迷藏,采野花;和蒙古族小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学蒙语,学骑马,学挤奶,在河边野炊,吃手抓羊肉,喝奶茶,多么愉快的想象旅行啊,许多学生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等歌词,在我的心中,这不成熟的习作,远比老舍先生的原文还要精彩。
四、多表扬鼓励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带有创造思维的脑力劳动。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因此,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一天, 我让学生写《这件事叫我————》,一位女学生写自己的爷爷去世了,她的内心感到非常悲痛。她写到结尾处写不下去了。我看她很为难,就轻轻地走过去,几句鼓励,几句耳语,使她恍然大悟。她很快写出来了:“我站在他的遗像前,沉然良久,滚滚的泪水从眼窝里流了出来。”事后,我对她说:“你写得真好,把你对亲人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了。”她听了兴奋异常。在一篇《跟老师说说心里话》的文章里写道:“我很幸运,碰到了您这样的好老师。在我作文困难时,您总是及时地帮助我,使我化难为易,我真是感谢您!现在我也爱上了作文课了,而且对作文越来越有兴趣了。”
五、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大多具有渴望自己学业有成,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受人赏识的欲望,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在批改作文时,尽力挖掘文章的成功之处,对大至节、段、篇,小至句、词、字,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其妙在何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对个别较为出类拔萃的学生的作文,首先当众肯定他们的成绩,像讲名人著作一样,指出其优点大加表扬,常常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慢慢地萌生一种写作的激情。
总之,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应从多渠道入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心理特点以及其所处的各种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爱好,就不可能使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