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黄定行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科技手段,与初中数学结缘整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知识教学容量,发展数学素养的同时,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技术  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初中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也是由来已久,也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功能强,作用多,为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这需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才能起到帮助学生教学取得高效效果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程运用过程中的作用
  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我们可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支持,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种数学资源,既拓宽了数学的范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象、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伊始,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
  (二)能化抽象为直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直观化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是其重要作用,也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所在。我们知道,初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是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正由如此,初中数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才有了更多市场。又特别是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更是难上之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能提高课堂教学知识容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体搜集资料充分备课,扩大课堂内容容量,设计合理的知识层次。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在网上搜寻“勾股定理”的历史与著名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整理证明方法的分类。通过互联网与各种媒体资料的查询与搜集,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的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宜
  (一)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要知道,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多了手段而被忽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二)多媒体课件运用应科学实用。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在全面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我们必须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要更新技术,更新手段才有可能。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合理地看待多媒体技术给数学学科课程带来的前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继民,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年。
  [2]许婷,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15年。
  [3]黄光强,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