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美术素描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梁文娟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学生美术素描教学,需要我们从激发其兴趣入手,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特别是要针对素描和学情实际,强化素描形体意识和结构意识,抓实明暗训练、表现训练,才能逐渐提高其素描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 素描 实践策略
  素描是绘画艺术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独立单色手绘画,力求美术造型的一种形式。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在素描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手到画成”素描的效果。我们知道,素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掌握好素描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为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奠基。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受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的影响,能刻苦学素描的也不多见。而且大多学生还来自农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没有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大多首次接触到素描教育,我们便成为了这类学生的素描启蒙老师,引导他们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下面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素描的教学探索。
  一、培养素描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之源,是学生能力静下心来学美术的情感内驱。作为奠基教育的中职学生来说,素描训练虽然不是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所必须的训练科目,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灵活处理教材里的内容,把枯燥的概念变为有趣的知识,以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他们积极参与,能获得良好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美术学习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开眼界,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应成为我们中职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策略加以落实,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兴趣内驱下自主学习美术,学习素描。
  二、创新素描教学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固定,就是教师画,学生看,教师画完学生跟着画。这种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生腻,教学效果就会逐渐下滑。因此,要提高素养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素描能力,我们就必须创新素描教学方法。
  (一)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素描学习,中职学生理应有一定基础,但由于他们虽然大多来自农村,受到应试影响,学生没有经过素描的形体与结构的训练,虽然这是素描的入门阶段训练。我们知道,素描最讲究形体和结构,必须强调学生对形体结构的整体认识,作画按照“先形后体”顺序进行,而“形”的质量对于“体”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形体是素描学习的基础,无论从初学还是深入学习,形体的准确都是排在首位的。而结构的训练,其实就是理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而要靠大脑去观察,做到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去观察分析、怎样去表现。这样才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
  (二)强化明暗训练。主要从画几何模型入手,在画几何模型的时候,一定要教给学生简单的透视知识,而且要学生把学到的透视知识用到自己的作业中去,教给学生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视野中视平线在哪里,心点在哪里,怎么去找模型的灭点,以及如何把视野中的这些内容移入自己的画纸上去,等等。明暗调子的构成为内容包含亮面,暗面,高光,灰调子,明暗交接线,反光以及投影;由亮向暗的排列顺序为高光,灰调子,明暗交接线,反光,投影五部分,称为五调子。任何体积的表达都必须完整地包含这五个内容,不可或缺。
  (三)注重表现训练。学生素描教学训练,先让学生临摹书上的美术作品,在他们熟练的掌握素描的构图,形体结构及透视的表现后转为画实物。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临摹层面,必须体现艺术的再现和重塑。所画的内容不单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单注意是否画的对与否,更加要注重其表现力。素描的表现对于线条、黑白灰、概括、画面的构成和组织提出更高要求,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中职素描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表现训练加强素描基本功,提高其实战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要取得良好素描教学效果,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还需要多种手段配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环节比较多,因此可以将课堂气氛调节的比较活泼,素描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艺术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素描课程中将多种手段互相组合,抓住中职学校的环境教学优势,教室内和教室外要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去画大自然中的景物。在一堂课中运用多种手法,将传统授课和现今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在实践环节,我们还要注重方法授予与过程指导,经引导学生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才能提高素描能力。
  总之,要提高美术素描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针对中职学生美术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训练的教学,进行大量教学探索,使得他们从对美术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发生很大的转变。实践中,我们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提升。对于我们中职美术教育,所能做的不是让学生们一个个成为画家,而是尽我所能教学生们更多一点的美术知识、绘画技巧。激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美术素养,这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小滨,中学美术素描教学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6年。
  [2]姚鹏灿,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5年。
  [3]张进平,素描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