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策略与建议
【作者】 樊丽丽
【机构】 山东省兰陵县泉山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家庭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需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弱,回到家以后,玩心大起,从而忘记了写作业或者潦草的对待作业,再加上家长督促不到位。因此,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会布置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这些作业传统,枯燥,繁重,弊端尽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高效,科学的布置作业。关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科学,高效地布置课后作业。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布置 高效 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业一直是家庭作业的代名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带动学生学习新的课程内容。语文作业的布置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写字、背诵,而应该是在让学生掌握课堂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拓展性知识。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在这个信息时代,从小就接触各种电子产品,并且有多样的渠道接触新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作业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尽量多样化布置语文作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丰富多彩。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首先要做到三个基本原则:1,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2,确信学生能够顺利完成。3,作业应当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具体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注重:1,突出趣味性。2,实现层次性。3,体现综合性。4,加强实践性。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指的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拼音、生字词、新课文的学习。针对这部分课上学习的内容,教师通常需要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一般是默写和诵读课文。这部分作业比较简单,也比较传统,但也是语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多加练习,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很有必要。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如果语文作业永远都是些抄写作业,那么小学生很难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
2.开放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语文的活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宽广,若使语文离开生活,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池水,不能存活。如果语文教师仅把语文作业局限在书本的范围里,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也不会开阔,思维也是单一的。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小学语文作业活起来。
3.多样性。多种不同的作业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比如利用“母亲节”,我会让孩子在腹部捆上一些重物,帮助妈妈干一天活,在劳动中让其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并完成一篇文章;“元宵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夫子庙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买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亲手跟父母学做元宵,感受中国人的“团团圆圆”;“学雷锋日”,组织学生义务劳动,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春节”,让学生查查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春联,感受祖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等。此时,作业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生活中,进入了孩子们耳濡目染的坏境里,当老师布置了这些浸润浓浓生活味的作业时,他们还会觉得作业枯燥吗?
4.层次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呈现不同的学习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能够苛求一致。作业的层次性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顺利完成作业,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程度好的同学,就尽量让他们会了就好,不要求非得写多少遍。程度好的同学就少布置点基础作业多做点提高的拓展性作业,而程度不好的就让他把基础打牢,而不是像程度好的同学那样。
二、延伸性作业
除了语文课堂上需要巩固的基础知识以外,小学语文的学习还包含着很多其他内容,比如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思想品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常识学习等等,因而除了基础性的作业之外,教师还应布置更多样的具有延伸性的作业来提高小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小学生拓展知识面。在这些方面,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体验性作业。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小学语文作业在布置中也需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感悟和思维能力,体验性作业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秋天》这一课时正值深秋,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关的预习作业,就是让学生到户外去寻找秋天的特点,并拍照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分享。这样对这一课的学习就更为容易。
2.表演性作业。小学生善于模仿,在学习一些故事性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来排演故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有些在语文学习方面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提升其自信心。
3.手工作业。由于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加入手工的元素,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生词卡片,同桌之间就可以互相检查。在制作生字、生词卡片时,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知识记忆。
4.课外阅读作业。除了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教师应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作业,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在识字断句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爱上语文。并且,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阅读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写出读后感,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老师要通过多样化的作业类型来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语文能力,还应让学生在人生最宝贵的童年时代有一段丰富多彩终身难忘的语文生活。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多样化,有层次,科学,有效的语文家庭作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新课标的蓝天下,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从而让语文家庭作业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布置 高效 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业一直是家庭作业的代名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带动学生学习新的课程内容。语文作业的布置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写字、背诵,而应该是在让学生掌握课堂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拓展性知识。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在这个信息时代,从小就接触各种电子产品,并且有多样的渠道接触新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作业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尽量多样化布置语文作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丰富多彩。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首先要做到三个基本原则:1,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2,确信学生能够顺利完成。3,作业应当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具体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注重:1,突出趣味性。2,实现层次性。3,体现综合性。4,加强实践性。
一、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指的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拼音、生字词、新课文的学习。针对这部分课上学习的内容,教师通常需要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一般是默写和诵读课文。这部分作业比较简单,也比较传统,但也是语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多加练习,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很有必要。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如果语文作业永远都是些抄写作业,那么小学生很难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
2.开放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语文的活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宽广,若使语文离开生活,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池水,不能存活。如果语文教师仅把语文作业局限在书本的范围里,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也不会开阔,思维也是单一的。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小学语文作业活起来。
3.多样性。多种不同的作业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比如利用“母亲节”,我会让孩子在腹部捆上一些重物,帮助妈妈干一天活,在劳动中让其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并完成一篇文章;“元宵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夫子庙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买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亲手跟父母学做元宵,感受中国人的“团团圆圆”;“学雷锋日”,组织学生义务劳动,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春节”,让学生查查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春联,感受祖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等。此时,作业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生活中,进入了孩子们耳濡目染的坏境里,当老师布置了这些浸润浓浓生活味的作业时,他们还会觉得作业枯燥吗?
4.层次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呈现不同的学习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能够苛求一致。作业的层次性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顺利完成作业,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程度好的同学,就尽量让他们会了就好,不要求非得写多少遍。程度好的同学就少布置点基础作业多做点提高的拓展性作业,而程度不好的就让他把基础打牢,而不是像程度好的同学那样。
二、延伸性作业
除了语文课堂上需要巩固的基础知识以外,小学语文的学习还包含着很多其他内容,比如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思想品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常识学习等等,因而除了基础性的作业之外,教师还应布置更多样的具有延伸性的作业来提高小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小学生拓展知识面。在这些方面,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体验性作业。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小学语文作业在布置中也需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感悟和思维能力,体验性作业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秋天》这一课时正值深秋,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关的预习作业,就是让学生到户外去寻找秋天的特点,并拍照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分享。这样对这一课的学习就更为容易。
2.表演性作业。小学生善于模仿,在学习一些故事性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来排演故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有些在语文学习方面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提升其自信心。
3.手工作业。由于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加入手工的元素,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生词卡片,同桌之间就可以互相检查。在制作生字、生词卡片时,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知识记忆。
4.课外阅读作业。除了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教师应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作业,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在识字断句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爱上语文。并且,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阅读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写出读后感,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语文老师要通过多样化的作业类型来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语文能力,还应让学生在人生最宝贵的童年时代有一段丰富多彩终身难忘的语文生活。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多样化,有层次,科学,有效的语文家庭作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新课标的蓝天下,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困难去解决,多一点自由去呼吸??从而让语文家庭作业焕发出无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