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多元评价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春 霞
【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通过本人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提出对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多元评价的思考,提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英语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个人智能的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体系,鼓励学生通过其扬长避短、形成有个性的学习来达到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元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认识英语运用能力及其评价的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导李筱菊老师曾在一次中学英语测试研讨会上发言说,英文里语言运用能力(competence)包含(knowledge)、技能(skills)和能力(ability & capacity)等多种不同性质的成分的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在三个层次同时运作的能力,各种成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互相作用的内化(internalize)过程。因此,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就很难一个一个成分、一个一个层次分开去测试。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运用知识,运用技能,运用能力。所以,对高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其实远不象传统意义上的测试性评价(assessment with tests)那么简单。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注重体验过程的非测试的评价(assessment without tests)被提上日程。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使师生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勤于评价,乐于评价,习惯评价,并最终达到得益于评价的目的、推动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对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元评价的论述和理解
上个世纪90年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知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建构主义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兴起,也使我们的教学评价不能不正视学生认知建构的个体差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说到,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元化,如课业记分、学期积分、课堂行为观察记录、问卷、访谈、小组研究、个人言语报告,课业档案等。因此,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综合运用智能多元评价,发现学生的长处,关注学生成长历程而非单纯的教学任务的达成和成绩的提高已逐渐成为我们的共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1983年提出并发展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认为,论文网每个人拥有相对的九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省及人际、语言艺术课—运用自然智能、及生存智能等。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能力。因此,个别差异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可忽视,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必有局限,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不同的学生,才可能让学生发挥所长,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出具有分析、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如何对待学生及寻求更适合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它所体现的智能多元评价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并通过其擅长的领域来发展智能相对较弱的领域;如果我们把多元智能理论看成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我们知道学生们并不是一样的,我们会在接触了解每个学生中,促进他们强项智能并增进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就很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基于建构论的教学评价应重视考核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组织;2.学生真实的作业表现;3.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整体性;4.学生的建构过程和作业能力的发展。
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职责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创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他人协助下,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三、如何在建构语言知识体系的同时建构语言运用的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观点下的教学,实质上是对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介入。它包括多种评价方式如实作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动态评价(dynamicassessment)、变通性评价(alternative assessment)、卷宗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真实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直接评价(direct assessment)等。一般来说,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本篇文章所特指的多元评价。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这种问题或作业情景接近真实的生活经验,导向了课程与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及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同时,由于一些实作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才能完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这种评价下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最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的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适应”。
如NSEFC高中新教材的生词量数量多,难度大,课文长,上完一单元后,学生们通常能领会一篇课文中的故事,但是所学的词汇句式等运用却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这一点正是很多学生高考“作文”无法得体、地道表达的苦恼所在。为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我尝试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段落或情节的发展给课文绘连环漫画。经过反复阅读故事,并且互相讨论了难点要点后,小组分工合作,为了突出主题,绘画的同学需深刻理解段落要点,英语基础差但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则在漫画中的下面写上几句text,课堂气氛便从以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展示及其相关的评价活动。例如,我曾尝试将NSEFC Unit12的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进行描绘Jules Verne的生平,描写着人物特征和背景。第二段——第五段根据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进行简单的情节连环画。第六段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描述地心里的世界。英语基础差但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对(下转第9页)(上接第27页)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小组的图画展示表现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有的漫画甚至比课文中的插图和描述还要生动连贯,反达到我们本单元的德育目标——在认识科学幻想小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两个主要智能: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教师的评价也从单纯的语言评价转向学生使用语言做事成功后的评价。
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多元评价重评价过程,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重评价与真实生活的联系,重问题解决与创造能力培养等理念,对于转变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从而压抑了孩子的天性,阻断了其智能发展。其实,人的智能方式不一,人的智慧钥匙就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和希腊神话中的“阿基硫斯之踵”一样,任何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都有他们的软胁。“突破弱点,以达完美”,利用学生的强项领域作为其弱项领域的“入口”,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来学习英语,一旦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当,并使学生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的改变而有机会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形式接触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效果就会突飞猛进,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让我们尝试去改变,哪怕一点点……
参考文献:
1李筱菊.怎样测试英语运用能力.《中小学英语》1998年第12期
2卢利, 李晓.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0
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OL]
4[美]Linda Campobell,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 著 霍力岩 沙莉等译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元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认识英语运用能力及其评价的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导李筱菊老师曾在一次中学英语测试研讨会上发言说,英文里语言运用能力(competence)包含(knowledge)、技能(skills)和能力(ability & capacity)等多种不同性质的成分的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在三个层次同时运作的能力,各种成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互相作用的内化(internalize)过程。因此,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就很难一个一个成分、一个一个层次分开去测试。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运用知识,运用技能,运用能力。所以,对高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其实远不象传统意义上的测试性评价(assessment with tests)那么简单。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注重体验过程的非测试的评价(assessment without tests)被提上日程。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使师生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勤于评价,乐于评价,习惯评价,并最终达到得益于评价的目的、推动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对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元评价的论述和理解
上个世纪90年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知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建构主义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兴起,也使我们的教学评价不能不正视学生认知建构的个体差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说到,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元化,如课业记分、学期积分、课堂行为观察记录、问卷、访谈、小组研究、个人言语报告,课业档案等。因此,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综合运用智能多元评价,发现学生的长处,关注学生成长历程而非单纯的教学任务的达成和成绩的提高已逐渐成为我们的共识。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1983年提出并发展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认为,论文网每个人拥有相对的九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省及人际、语言艺术课—运用自然智能、及生存智能等。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能力。因此,个别差异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可忽视,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必有局限,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不同的学生,才可能让学生发挥所长,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出具有分析、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如何对待学生及寻求更适合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它所体现的智能多元评价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并通过其擅长的领域来发展智能相对较弱的领域;如果我们把多元智能理论看成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我们知道学生们并不是一样的,我们会在接触了解每个学生中,促进他们强项智能并增进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就很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基于建构论的教学评价应重视考核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组织;2.学生真实的作业表现;3.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整体性;4.学生的建构过程和作业能力的发展。
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职责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创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他人协助下,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三、如何在建构语言知识体系的同时建构语言运用的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观点下的教学,实质上是对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介入。它包括多种评价方式如实作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动态评价(dynamicassessment)、变通性评价(alternative assessment)、卷宗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真实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直接评价(direct assessment)等。一般来说,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本篇文章所特指的多元评价。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这种问题或作业情景接近真实的生活经验,导向了课程与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及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同时,由于一些实作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才能完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这种评价下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最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的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适应”。
如NSEFC高中新教材的生词量数量多,难度大,课文长,上完一单元后,学生们通常能领会一篇课文中的故事,但是所学的词汇句式等运用却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这一点正是很多学生高考“作文”无法得体、地道表达的苦恼所在。为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我尝试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段落或情节的发展给课文绘连环漫画。经过反复阅读故事,并且互相讨论了难点要点后,小组分工合作,为了突出主题,绘画的同学需深刻理解段落要点,英语基础差但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则在漫画中的下面写上几句text,课堂气氛便从以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展示及其相关的评价活动。例如,我曾尝试将NSEFC Unit12的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进行描绘Jules Verne的生平,描写着人物特征和背景。第二段——第五段根据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进行简单的情节连环画。第六段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描述地心里的世界。英语基础差但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对(下转第9页)(上接第27页)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小组的图画展示表现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有的漫画甚至比课文中的插图和描述还要生动连贯,反达到我们本单元的德育目标——在认识科学幻想小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两个主要智能: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教师的评价也从单纯的语言评价转向学生使用语言做事成功后的评价。
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多元评价重评价过程,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重评价与真实生活的联系,重问题解决与创造能力培养等理念,对于转变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从而压抑了孩子的天性,阻断了其智能发展。其实,人的智能方式不一,人的智慧钥匙就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和希腊神话中的“阿基硫斯之踵”一样,任何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都有他们的软胁。“突破弱点,以达完美”,利用学生的强项领域作为其弱项领域的“入口”,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来学习英语,一旦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当,并使学生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的改变而有机会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形式接触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效果就会突飞猛进,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让我们尝试去改变,哪怕一点点……
参考文献:
1李筱菊.怎样测试英语运用能力.《中小学英语》1998年第12期
2卢利, 李晓.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0
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OL]
4[美]Linda Campobell,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 著 霍力岩 沙莉等译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