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探寻

【作者】 吴远胜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达到实施有效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施教,特别是应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他们在兴趣在内驱下自觉参与。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实施 实践策略
  要达到有效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新课改推进中,不同学科教师都在尽力寻找一条适合自身教学提效的新方法、新策略。初中历史作为新课标下一门重要而又亟需改革的学科,探究提效策略也就在情理之中。从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就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迈开了探索的步子,努力在创建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找路子、觅方法,并积极借鉴和学习他人所长,总结盘点自身探究行为,在大量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以为是”的创建提效方法,从期末考试中也得到了其有效性高的验证。下面,我结合实践教学,谈谈有效教学应着力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到:“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新课改“以学彰教”的今天,学生是学习主体,其学习效果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时,我们更应加强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让他们在兴趣内驱下成为“我要学”之人。多年历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反之,则不然。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例如,在教学“封建集权的不断加强”时,我们就可引用学生看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学生首先谈一下汉武帝的主要功绩,然后再引入新课,就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历史知识奥秘的兴趣。
  二、灵活选择课堂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仍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的根本追求。我们知道,良好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做到优化组合,创新实施。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竞赛式等教学方式,我们要灵活选择,并结合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创新开展教学。
  (一)实施情境化教学。情境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教学方法,在今天,我们很多教师都乐意用之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唐朝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可以穿越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商人、官吏等等,但必须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再分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扮演角色。整整一节课,由于历史情景再现,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调查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把历史引向现实,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实用性是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方法。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学历史可以以古鉴今,吸取教训,获得经验。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讲科举制时,我们可让学生首先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既生活化,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其参与积极性。
  (三)实施直观化教学。传统历史教学,由于没有良好的工具支撑,大多是口口相授,这为教师成为“一言堂”提供了土壤,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热情,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直观化教学手段走进教室,我们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以次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如讲到《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一节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一目时,我们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南泥湾》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一首熟悉而又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变化历程,再让学生从背景、措施等方面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开展课堂巩固训练
  知识要消化,运用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及时开展巩固训练,特别是历史知识,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尤为重要。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检测等,也可利用多媒体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进行,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质量、时间。题目考察的内容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训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训练之后,教师要及时体察学情,反馈矫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要实施有效教学,我们就要创新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集“小效”为“大效”,为学生全面提供尽可能多的培养机会,也只有这样,有效教学才能成就学生良好历史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强林,创建高效历史课堂的方法追求[J].教育研究,2015年。
  [2]刘玑生,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5年。
  [3]郑莉霞,浅析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