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作者】 刘尔生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问题提出
  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计算能力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和提高学生优秀率的重要因素。每次单元测试或期末考试后,总有家长急切地询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就那么粗心,计算总是出错?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困扰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 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我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有效减少小学生计算中的错误,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了如下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习惯。计算题的计算数据和运算符号都是明摆着的,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因此,解计算题也要和解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我对学生提出“一看,二想,三计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应该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教学时,不仅要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进行直观演示,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知识形式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训能力。其规律在培养低年级计算能力中,培养其口算能力尤为重要。
  1、坚持积少成多。口算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不懈地训练,所以我们规定了每节数学课必须在开始时安排1-2分钟地口算基本训练,既能轻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2、口算内容有计划,要求有层次。口算的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旧知识必须交叉混合训练,针对学生现状及课程标准对计算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制订相应的口算量表。
  3、口算形式、方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不仅如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形式交替进行口算训练,强化训练速度、密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9×589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积是几位数,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作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口算,估算的方法外,最有效的培养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如让学生在买菜时计算应付款、应找回款,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到停车棚估计自行车的总数,在公园时估计游玩的人数……通过这样的口算、估算实践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探究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具体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活思维,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以“乘车”创设生活游戏情境,我先对学生讲明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下来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讲述:汽车从某某镇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开车的声音),某某小学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就轻松进入了加减混合的学习。实践证明,在计算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则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取得成效
  通过上述举措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使小学生的计算与思维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后进生转化显著,优秀学生比率大副提高,教育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