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 臧克勤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学科性质的使然。在教学中,我们要搭建平台,注重教学过程细节,使之处处能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埋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加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之语)。这说明,对于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重要平台的奠基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越来越需要创新能力的当下。我们知道,“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炬”。而这种能点燃火炬的“导火索”,便是我们创新教育的教学细节。而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包”的程度较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挫伤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竞争越来截止激励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教育,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谈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和谐民主氛围的营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指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要让学生大胆思考,果敢思维,我们必须使其能够感受到课堂学习时有一种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去质疑思考。为此,我们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知识对话,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宽容学生无论哪种形式的“标新立异”,要满腔热忱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的迁移。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创新才可能有产生的可能。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和谐民主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好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引领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体现“三给一铺”的教学原则,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把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为学生的创新学习铺路架桥。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思、多做、多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一种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姿势的学习,才能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同底数的幂相乘”一节时,可首先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的计算,你能总结出一个什么样规律?
  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能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学生能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创设民主的思考、讨论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做67x68=67+8=615,也能做3mx3n=3m+n,amxan=am+n,通过以上的练习和思考,启发大家幂的运算有什么的规律,怎样去论证。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一次进入了高潮,学生会总结出幂的运算法则的要点,底数要相同,指数相加。同时也可以论证为:


  
  同学们为前面的做法找到了理论依据。最后老师强调:同底数的幂相乘,抓住底数相同指数相加的特点。整个教学进程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老师讲的不多,学生收获却很大,他们一直处在强烈的问题探讨之中,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创造意识的火花也由此而迸发出来。
  三、注重练习作业的创新设计
  随着考试命题改革的深入,新题型的不断出现,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去研究、探索数学改革的路子,引导学生变换思路,灵活解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多向联想,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在作业设计上,讲究多样性,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科学性。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基础型、技能型、创新型、探索型作业,根据课本提供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进行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变式训练。可大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开放了学生头脑,让学生主动高效地“思当所思,说当所说,做当所做,记当所记”。
  例如:在直线一节的教学中,布置练习:
  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4条直线呢?
  2.回答出有几个点后,说出为什么?(技能型)
  3.在同一平面内,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探索型)
  4.在一次舞会上,有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多少次?(趣味型)
  5.在一条直线上取个不同的点,共有多少条线段?(创新型)


  6.在直线上,有个不同的点,直线外有一个点P,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个?(探索型)

 


  
  这样的作业,谁能做哪些题,谁就做哪些题,不统一要求,让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的题,也可以进行讨论选择创新型、探索型的题,这种做法为学生创造了主动选择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实际上这样的作业设计给了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了学生一个条(下转第39页)(上接第71页)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了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了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逐渐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还有很多方面,我们要知道,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战场,处处皆育人,实践中,我们还应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实施创新教学。因为我们是创新教学的实施者,创新教学要求教师本身也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其多种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教学创新中实施创新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文高,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
  [2]谢永晴,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旬刊,2014年。
  [3]王玲,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