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范冬雨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参与积极性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获得良好体育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作为新课改实践中的体育教师,应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之乐于参与,主动实践。
关键词:体育教学 积极性 参与 提高
在新课标中,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有着新的教学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呢?这是我们应着力思考并解决的现实课题。新课标则告诉我们:“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这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谈实践中获得的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是学生持续参与某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为此,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组织教法。首先导入时要激发兴趣。课堂导入好像一场戏剧的序幕,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其次,新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兴趣。新授课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课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进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很自然就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和交谈气氛中积极参与到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就能掌握新授知识的内容。最后,组织练习时要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会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这种欢乐有趣的练习氛围中,教学活动轻松愉快,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带来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自然乐于参与,学习效果好。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灵活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只要有新的东西的出现,学生就表现出兴高采烈,跃跃欲试的状态。如果再安排一些新颖有趣并且学生喜爱的练习项目,那么就更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根据这种心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学习教材为主,介绍教材为辅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在制定课时计划时也应如此。例如,安排一些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让对主教材优先达标的学生去练习这些项目,这样做既保证了主教材的达成,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需求,符合学生的好胜好强心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上要刻意求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刺激而产生兴趣,以便更好的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达到加快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让学生听得明,要简洁明快,即用最简单的语言准确表达内容含义,且要通过生动形象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联想曾经感受或体验过的形象,好像一个具体形象从话语中站立了起来,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立即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和要领。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看得清,过硬的示范能力和完美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直接地感知动作全貌,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并促使学生萌发出想学并乐于学好的念头。做好了这两点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并会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三、加强体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体育课程中实行了改革,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改革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这既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也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注重参与过程的积极评价
有效的评价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体验学习成功,激发更高积极性的重要平台。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实践证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比如在立定跳远时教师这样评价“这次你的方法动作掌握都很到位,下次再用力一点一定可以跳的更远”。接受到老师这样的激励评介后,学生一定会信心大增,积极性更高,进而主动勤于练习,争取下次的成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心中有学生,真心地关注他们的进步,我们就会和新课程融为一体,和学生融为一体,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同星星之火,就一定可以燎原。
参考文献:
[1]王成,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J].教学参考,2016年。
[2]李晓荣,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J].体育时空,2012年。
[3]尤云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J].试题与研究,2014年。
关键词:体育教学 积极性 参与 提高
在新课标中,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有着新的教学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呢?这是我们应着力思考并解决的现实课题。新课标则告诉我们:“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这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谈实践中获得的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是学生持续参与某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为此,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组织教法。首先导入时要激发兴趣。课堂导入好像一场戏剧的序幕,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其次,新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兴趣。新授课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课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进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很自然就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和交谈气氛中积极参与到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就能掌握新授知识的内容。最后,组织练习时要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会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这种欢乐有趣的练习氛围中,教学活动轻松愉快,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带来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自然乐于参与,学习效果好。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灵活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只要有新的东西的出现,学生就表现出兴高采烈,跃跃欲试的状态。如果再安排一些新颖有趣并且学生喜爱的练习项目,那么就更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根据这种心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学习教材为主,介绍教材为辅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在制定课时计划时也应如此。例如,安排一些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让对主教材优先达标的学生去练习这些项目,这样做既保证了主教材的达成,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需求,符合学生的好胜好强心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上要刻意求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刺激而产生兴趣,以便更好的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达到加快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让学生听得明,要简洁明快,即用最简单的语言准确表达内容含义,且要通过生动形象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联想曾经感受或体验过的形象,好像一个具体形象从话语中站立了起来,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立即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和要领。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看得清,过硬的示范能力和完美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直接地感知动作全貌,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并促使学生萌发出想学并乐于学好的念头。做好了这两点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并会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三、加强体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体育课程中实行了改革,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改革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这既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也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注重参与过程的积极评价
有效的评价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体验学习成功,激发更高积极性的重要平台。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实践证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比如在立定跳远时教师这样评价“这次你的方法动作掌握都很到位,下次再用力一点一定可以跳的更远”。接受到老师这样的激励评介后,学生一定会信心大增,积极性更高,进而主动勤于练习,争取下次的成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心中有学生,真心地关注他们的进步,我们就会和新课程融为一体,和学生融为一体,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同星星之火,就一定可以燎原。
参考文献:
[1]王成,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J].教学参考,2016年。
[2]李晓荣,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J].体育时空,2012年。
[3]尤云生,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J].试题与研究,2014年。